追求自由是人類的天性,亦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美國政治家Patrick Henry曾經說過:「不自由,毋寧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古今中外,人類追求自由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勇武的,亦有和理非的。要數和理非的極至,莫過於波羅的海三小國在1989年創造的 #波羅的海之路 (Baltic Way)。當年事件的始末是如何,不如一起理解一下吧!
背景
波羅的海位於歐洲,是在中歐和北歐之間的自然內海,流經丹麥、德國、瑞典﹑芬蘭、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由於 #愛沙尼亞 (Estonia)、#拉脫維亞 (Latvia) 和 #立陶宛 (Lithuania) 三個國家在歷史和地位位置上較為相似,加上經常進行區域合作,因此在國際上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小國 (Baltic states)。
在二戰期間,波羅的海三小國先後被蘇聯和德軍佔領。蘇聯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協議,指出波羅的海地區如果發生政治變動時,兩國如何瓜分利益和該地區國家的管治權。
德軍投降後,三國成為蘇聯的一部分。隨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內容曝光,使三國人民強烈不滿,但蘇聯強調三國的加入是出於自願性而非武力威脅。同時,蘇聯又建立傀儡人民政府及議會,操縱選舉以將其統治合法化。由於戰後國際政治分為資本和共產主義兩陣營,並處於冷戰時期,故三國一直處於蘇聯的統治中。
由於三國國內人民不時反抗,於是蘇聯採用俄羅斯化 (Russification) 的手段,派遣大量俄羅斯人到蘇聯的各個聯邦,進行民族同化和融合,迫使當地人說俄語、進行計劃經濟,減低當地人的本國文化和本土意識。1940年代末,波羅的海三小國更有大量人民被蘇聯驅逐出境至西伯利亞而死亡。
觸發點
1980年代中期,戈巴卓夫繼任蘇聯總統,在政治、經濟上大量改革。他提倡辛納屈主義,允許成員國走他們自己的路,減少干涉東歐國家內政,並容許不同的示威活動。
過程
1989年,正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蘇聯管治的合法性再次被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國民議論。一群不知名的社會運動家提倡舉行一場大規劃示威活動,提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犯罪行為,波羅的海國家的問題是「不容剝奪的人權的問題」,批評歐洲社會對「希特勒和史達林時代時建立的殖民地」視若無睹。三國的社會運動組織 (Rahvarinne代表愛沙尼亞)、 (Tautas fronte代表拉脫維亞) 和 (Sąjūdis代表立陶宛) 簽訂正式協議舉行活動,經當地共產政府批准。
活動訂明在1989年8月23日當地時間下午7時,示威者會和平地牽手15分鐘。在活動之前,主辦機構為了確保人鏈不會受到干擾,預先在地圖上明確指示出會經過的每一個位置,全國各界協力投入籌備工作,愛沙尼亞訂更將當天列為公眾假期,亦有電台廣播負責協調工作。人鏈連接波羅的海三國首都──維爾紐斯、里加和塔林,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人民陣線領袖亦在兩國邊界會面,悼念蘇聯暴政下的死難者。
在活動舉行期間,蘇聯莫斯科有數百人因同情波羅的海國家的遭遇而發起示威,最終被防暴警察拘捕。蘇聯管治下的多個東歐國家,亦有民眾發起示威和集會。根據統計,活動有愛沙尼亞共有70萬人參與,佔該國原住民的61%,拉脫維亞有40萬人參與,佔該國原住民的52%,立陶宛剛有1百萬人參與,佔該國原住民的80%,合共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三國總人口只有八百萬,出席人數超過三國的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有錄像於空中拍攝,發展人鏈在農村地區幾乎沒有斷開。
結果
事件過後,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蘇維埃電視台宣讀了一份長達19分鐘的聲明,警告關於發展民族主義和極端主義團體提出反社會主義和反蘇的不合法議題,最終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並號召支持蘇聯的農民和工人捍衛蘇聯理想。他們試圖以武力威脅三國政府和人民,但在西方政府和聯合國的壓力下,蘇聯態度軟化,蘇聯亦沒有以武力進行鎮壓。
影響
波羅的海之路,象徵了波羅的海人民間的團結,以及對國家主權獨立和自由的追求。對外方面,和平的形象亦獲得西方社會的同情和認同,多年後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計劃;對內方面,參與活動的人民受到鼓舞,在獨立運動時變得更為堅決,由起初要求自由變為全面爭取獨立,最後在2年間先後獨立並獲得西方社會認同。
自由,就如空氣,你只會在窒息時,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自由,得來不易,是前人用盡血汗,甚至犧牲性命爭取的成果;自由,是人類與生俱來,不受任何政權所壓迫。
香港人,你重視你的自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