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冷知識】居住環境欠佳的籠屋

生活百科 香港本土

樓價高企,並不是香港近這十年才出現的問題,早在1950年代,香港已經因為租金高昂而引申出十分不人道的籠屋。

籠屋,即是住在籠入面,大家不難想像到用來困住貓狗的籠是怎樣。香港政府會稱之為「床位寓所」,根據定義,是指任何居住單位有12個或以上已經被人根據租用協議佔用或供根據租用協議佔用的床位。1950年代,中國內戰,大量新移民湧到香港,由於勞工不願意搬離市區尋找工作機會,亦未能支付昂貴的租金,所以不少單身漢都會選擇居住籠屋。

時至今日,香港仍有大量人生活在籠屋之中,大多數分佈於深水埗、油麻地、觀塘等舊區。或者大家未必想像到籠屋是怎樣,情況有點像膠囊酒店,居住空間只有一個床位大細(或更細),只足夠睡眠之用,不過籠屋的居住環境就遠遠比不上膠囊酒店,當中衞生環境惡劣,睡覺時甚至有昆蟲爬上身體。

在香港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一直有一班苦不堪言的市民為三餐而奔波,為的只是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他們不努力嗎?很努力啊,不過,問題不在這裡,如果一個已發展城市連居住這些基本人權都滿足不到,即使世界排名幾高,都只是剝削他人而堆砌出來的成果。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