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冷知識】大嶼山的名字由來

香港本土

「陰澳」變「欣澳」;「吊頸嶺」變「調景嶺」;「掃墓坪」變「秀茂坪」,可能大家都已經聽聞過。但你又否知道大嶼山以前是稱為「爛頭島」呢?

其實大嶼山有很多個名字。宋代時期,大嶼山是叫作「大奚山」,「奚」字是指在古代是指被役使的人。直至明朝都仍然有記載稱大嶼山為「大奚山」。

宋代的《輿地紀勝》有記載當時大嶼山居民是以漁鹽為生。可能是因為當地漁民鹽民認字不多,將「奚」字當作「溪」字讀,因而有「大溪山」一名。而根據清朝記載,當時清朝人已經叫這座島為「大庾山」(庾粵音:魚)。

至於「爛頭島」這個名字主要是來自鳳凰山,這座山的山頂就好像缺失一部份的頭部,加上怪石嶙峋,所以居民都以這個名稱呼它。因此,鳳凰山和大嶼山的英文「Lantau Peak/Island」都是來自「爛頭」的粵音譯。清代《新安縣全圖》與近代《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都有分別以「Nan-tao Island」和「Lantao」標記大嶼山。

還有,「嶼」粵語原音應該是讀作「罪」,例如:島嶼。直至唐朝這個字都是讀原音,後來宋代時期就被改成讀「予」音。而後來清朝為大嶼山命名的時候用了宋音,變成現今的大嶼山了!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