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冷知識】二戰時的美國蝙蝠炸彈

歷史與由來 動物與昆蟲

蝙蝠的殺傷力相信不容置疑。那你有聽過於二戰期間 #美國 曾經製作「蝙蝠炸彈」對付 #日本 嗎?

蝙蝠炸彈 (Bat Bomb) 是二戰時美國研製的實驗性武器,概念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牙科醫生Lytle S. Adams。

靈感來自於他在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 旅行時,發現該處有很多蝙蝠,數目約有40萬隻。他認為夜行的蝙蝠如果天黑後在日本爆炸,可以將當時大多數為木造的東京建築物燒毀。

炸彈外殼上有一千多個隔間,每個隔間都裝有一隻冬眠中的墨西哥無尾蝙蝠,每隻都附有一個小型定時燃燒彈。

黎明時可以將蝙蝠炸彈從轟炸機上落下,釋放蝙蝠,蝙蝠會在32至64公里的屋簷和閣樓中散佈和棲息。當計時器夠鐘,便可以將燃燒物點燃。

其後,戰時總統 #羅斯福 批准了該項目,雖然實驗期間有部份蝙蝠未能從冬眠中甦醒,在投放時直接摔死,但仍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不過,因為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放 #原子彈 後日本投降,蝙蝠炸彈計劃沒有繼續,故一直沒有投入戰場之中。

延伸閱讀:#人畜共通傳染病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1058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