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冷知識】羅森漢恩實驗

人物傳記 哲學與心理學

如果被捉進精神病院,怎樣可以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羅森漢恩實驗 (Rosenhan Experiment)是美國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 (David Rosenhan) 在1972年為了檢驗美國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實驗,及後以「正常人在失常之地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 為題在1973年發佈於雜誌《科學》上。實驗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假病人實驗 (Pseudopatient experiment) 」和「不存在的病人實驗 (Non-existent impostor experiment)」。

「假病人實驗」中,5男3女 (包括羅森漢恩自己、畫家、家庭主婦、兒科醫生、心理學家等) 以假名扮病人去12間精神病院求診,每個人也聲稱自己幻聽,其它言行一切正常,並根據自身經驗去回答所有問題。結果,7人確診患有精神分裂症,1人患上躁鬱症,並被送去精神病院。雖然後來他們一切表現正常,而且強調再沒有幻聽,但醫護人員只是認為他們病情更嚴重。

至於「不存在的病人實驗」,羅森漢恩找來一間已經知道第一次實驗結果,而有名的研究教學醫院實驗,醫院更說不會犯第一次試驗的錯誤。羅森漢恩表示三個月內會有一名或多名人偽裝成病人,醫院要評估確認他們是不是偽裝的精神病人。結果醫院在193名病人中找到41名偽裝病人,和42名懷疑是偽裝,但事實是羅森漢恩並無安排任何人做實驗,而193名都是普通的精神病人,從而帶出診斷方法的不可靠。

實驗結果帶出「標籤效應 (Labeling) 」在診斷的危險性。當一個人被標籤為有精神疾病,他一切正常的行為同舉止也會被視為反常。不過同時亦引起很大爭議,因為有人認為偽裝成精神病人就好比對醫生講大話去形容自己的病歷症狀一樣。

如果是你,被捉進精神病院時,會用什麼方法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