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冷知識】一個朝代一個成語:商朝的求仁得仁

文學

做自己鍾意的選擇不會後悔,通俗的說法是:「路是自己揀,_ _不要喊!」,如果要扮偽文青,可以試試用「求仁得仁」這個成語!

求仁得仁出自《論語‧述而》篇,原句是:子貢問孔子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整段意思源於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是怎樣的人?」孔子答:「他們是古代聖賢。」 子貢再問:「是聖賢卻餓死,難道他們沒有怨言?」孔子答:「他們追求仁德,最終得到仁德,那他們又有什麼可以抱怨?」 ,所以求仁得仁是比喻理想和願望得以實現。

故事主人翁伯夷和叔齊是商朝的人,他們分別是商朝時孤竹國國君的大兒子和三兒子,孤竹君原本想將君主之位傳給三兒子叔齊,但他死後叔齊不肯即位,因為他認為長幼有序,君主之位應該給大哥伯夷,但伯夷卻認為傳位是父親的決定,所以亦不肯就位,還偷偷由國家出走,叔齊看見到哥哥出走,自己亦出走國家,最後由另一名兒子成為孤竹國君。

那麼與求仁得仁有何關係?事源在伯夷和叔齊出走之後,他們聽說當時西伯侯姬昌敬愛老人,於是分別投奔他,誰知去到才發現姬昌已死,國家由他兒子姬發主理。同時,姬發正準備討伐商朝(武王伐紂),並拿著父親的神主牌,說是奉父親之命討伐商紂。伯夷、叔齊兩兄弟認為姬發父親死後,不好好處理父親的後事,反而出征打仗,加上出征的對象是自己的王,所以認為他不忠不孝,於是他們跪於馬前,勸止姬發不要出兵。

當然,姬發並沒有理會他們。姬發滅商後,建立周朝,成為武王,但伯夷、叔齊兩兄弟認為武王的做法不正確,不肯事奉周朝,而且立志不吃周朝的糧食,到了首陽山隱居,採摘山上植物進食,最後餓死。「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就是形容他們,當孔子和子貢聊起這件事,就有了「求仁得仁」這個成語!

例子:當我們開立Beginneros,希望傳播知識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求仁得仁」了

在現代人眼中,可能伯夷和叔齊的行為很傻,不過從當時的標準看起來,他們絕對是一個賢德之士,換轉是你,你又會怎樣做?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