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冷知識】網絡自診症量表

社會科學 醫藥健康

「胃痛怎麼辦?」之前跟大家提及過「網絡自診症」,那有沒有方法了解自己是否有這症狀?

2014年,萊斯特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推出了一份網絡自診症量表。用33條問題測量情況,以1-5分評估,1為從不出現,5為經常出現:

1. 如果有​​一種無法解釋的身體感覺,我會在互聯網上嘗試搜索。
2. 我不止一次在互聯網搜索器輸入相同的症狀。
3. 網絡自診會影響我花在 Facebook/Twitter/其他社交媒體的時間。
4. 網絡自診後的醫療狀況會讓我諮詢我的家庭醫生。
5. 網絡自診後,我無法放鬆。
6. 網絡自診會影響我花在工作﹑學業或家務等活動的時間。
7. 網絡自診後,我更容易生氣或惱怒。
8. 網絡自診後會影響我的在線休閒活動(例如網上看電影或劇集)。

——————

9. 在線醫學研究相比,我更重視全科醫生/醫療專業人士的意見。
10. 當我在網上看到我的症狀是罕見/嚴重時,我開始感到恐慌。
11. 網絡自診時,我會訪問論壇,看看那些診斷出該病症或有關人士討論他們的醫療狀況、症狀和經歷。
12. 網絡自診會打斷我的工作(例如寫電子郵件、處理 Word 文檔或電子表格)。
13. 我會閱讀關於相同症狀的不同網頁。
14. 網絡自診會中斷我的離線社交活動的時間(減少與朋友/家人相處)。
15. 我會與家庭醫生討論我的網絡自診發現。
16. 我會建議我的家庭醫生我可能需要進行一個我在網絡自診後認為有需要的診斷程序(例如活檢/特定的血液測試)。

——————

17. 網絡自診會影響我在網上閱讀新聞/體育/娛樂文章的時間。
18. 我不止一次因為相同的症狀閱讀同一個的網頁。
19. 網絡自診時,我認為網絡搜索結果的排名反映了一種疾病的普遍程度,更有可能的疾病會出現在結果頁面中更高位置。
20. 我原本認為我的身體很好,直到我在網上看到嚴重的病情徵狀。
21. 在網絡自診時,我會訪問可信賴的資訊來源(例如國民保健服務網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22. 在網絡自診後,我感到更加焦慮或痛苦。
23. 在網絡自診後,我會食慾不振,因為網絡自診時說我的胃有可能不舒服。
24. 網絡自診會影響或減慢我的在線交流的時間(例如即時消息、Skype)

——————

25. 網絡自診會影響我的線下工作活動。
26. 網絡自診會使我諮詢其他醫學專家(例如醫學顧問)。
27. 與我的家庭醫生討論有關網絡自診的信息使我放心。
28. 我相信家庭醫生的診斷而不是網絡自診的訊息。
29. 我發現很難停止擔心我在網絡自診發現的症狀或醫療狀況。
30. 在網絡自診時,我會訪問可信賴的網站和由用戶推動內容(User-driven) 的論壇。
31. 在網絡自診後,我難以入睡,因為這些結果在我腦海中浮現。
32. 我發現自己在想:“如果我出現沒有在網絡自診後的徵狀,我就不會去看醫生”
33. 當我的家庭醫生駁回我網絡自診的發現時,我不再擔心。

——————

33條題目按強迫性﹑不安感﹑過度化﹑尋求安慰﹑不信任等五個方向劃分題目。

第9,28,33題以反向評分,分數愈低,情況愈嚴重。

科技的進步在日後的確有可能使網上診証成功,但在現階段大家還是先培養批判性與現實性思考吧!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