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人鳥大戰:澳洲的大鴯鶓戰爭

歷史與由來

別以為人類只會和人類打仗,歷史上曾經與動物發生過軍事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量英國和澳洲的退役軍人到了澳洲西部過著農民的生活。

1932年,大量鴯鶓遷徙到了西部。鴯鶓是現存世界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最快速度高達每小時80公里。現時只會在澳洲出現,因為又被稱為澳洲鴕鳥。

當時,由於當地有農民提供的充足水源和飼養的牲畜,給予了鴯鶓良好的居住環境。牠們開始入侵農民的土地,破壞了農田,更讓野兔快速生長,進一步影響農民生計。

農民向政府反映事件的嚴重性,由於他們都經歷過戰爭,了解機關槍的特性,於是要求使用機關槍射殺鴯鶓。政府同意這個提議,但只限澳洲士兵使用。

政府派軍隊到田間與鴯鶓作戰,但成效受到質疑,因為移動中的鴯鶓難以被射中,浪費了大量彈藥,經國內議員討論後士兵退出了戰場。

但在軍隊撤軍後,鴯鶓再次襲擊農田,士兵再被派往農田作戰,但成效依然不明顯。

多次的攻擊中,雖然沒有人類傷亡,共發射了約1萬粒子彈,但2萬隻鴯鶓只死了約1千隻,中槍比例為1:10。事後政府亦沒有再介入事件。

由於英國保育人士的譴責,農民改為用其他方法防止動物闖入農地,包括建設圍欄,而事件中澳洲軍隊的差劣表現亦成了笑柄。

 

分享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