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何蠼螋是昆蟲界的慈母嗎?

By 香港蟲誌 Insects Hong Kong | 2018-11-03 | 自然科學

BBC Sir David Attenborough的紀錄片,讓我們見識了動物保護幼兒可以去得幾盡。紀錄片給我的印象,是護幼行為多於哺乳類、鳥類等進化程度較多的生物上發生,又或者出現在社會性生物中(如蜂、蟻等),其他的大都是產卵後就任由下一代自生自滅

 

聰明的大家當然知道我想說凡事總有例外。無錯,今次要談的是昆蟲界的慈母,而且牠們身體也有延伸部分——位於尾部、可用作防衛的鉗子,是蠼螋最突出的特徵


一種墊跗螋 Proreus sp.,尾部的鉗和短小的翅膀是蠼螋最明顯的特徵

突出還突出,無論外貌、中文名或英文名,牠們對大眾來說都極其陌生。就連如何讀「蠼螋」這兩個字,這數十年來我也聽過、看過各種不同版本,更遑論名稱的由來。近代的書籍幫不了手,惟有求教於明朝李時珍先生。他在《本草綱目・第四十二卷・山蛩蟲・附錄》寫道

蠼螋,音瞿搜⋯⋯時珍曰:蠼螋,喜伏氍㲣之下,故得此名;或作蛷螋,按《周禮・赤茇氏》:凡隙屋除其貍蟲蛷螋之屬,乃求而搜之也。其蟲隱居牆壁及器物下,長不及寸,狀如小蜈蚣,青黑色,二鬚六足,足在腹前,尾有叉歧,能夾人物,俗名搜夾子。

李先生提及「氍㲣」是蠼螋名稱之源,兩者都讀作「渠首」。那「氍㲣」是甚麼?自然又要請教古人的著作,例如

  • 東漢《通俗文》:織毛褥謂之氍
  • 唐《周書》:波斯國,大月氏之別種也,其地出氍
  • 明《篇海類編》:織毛有文

綜合這些古籍和辭書的解說,可知氍㲣是指有花紋的毛織地氈(波斯地氈你應該聽過吧?),以前的人鋪在屋內地上或舞台上。而夜行性的蠼螋喜歡躲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室內地氈又長期不動,蠼螋匿藏在其下亦是順理成章,也為牠們冠上了中文名字。辭書中亦指出在指這種昆蟲的時候,「蠷」和「蠼」音義相通,但「蠼」字亦可讀作「霍」,解作某種猴子,令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將其名讀作「霍首」

 

蠼螋的前翅頗短但堅硬,保護摺疊在下面的後翅,不像其他昆蟲的翅膀般覆蓋腹部,外貌常令我覺得似著了避彈背心。這種翅膀結構與甲蟲類似,由頭至尾尤其和同樣翅膀短小的隱翅蟲相近,所以曾經歸類於甲蟲旗下。但牠們屬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不像甲蟲般要經歷蛹的階段才變為成蟲,現在被編配為革翅目 Dermaptera,源自希臘文δερμα (derma,皮)+πτερόν(pteron,翅膀),與蚱蜢、竹節蟲等親緣關係較近。



交配中的蠼螋,左邊的是雄性
從這視角可看到革質的前翅覆蓋著較長、摺疊起來的後翅

 

而牠們的後翅展開後,形狀有如人類的耳朵,據說這就是英文名earwig的來源。有人講過這可能是ear wing寫漏了一個n,亦有人說是古英語ēare (ear) + wicga (insect / beetle)的合體。更有不少人相信和都市傳說有關:相傳蠼螋會鑽入睡在地上的人耳朵中,然後鑽進腦部產卵;事實上牠們根本沒有能力穿越堅硬的中耳骨,這些傳說的水份其實頗為高。

 

終於回到正題:為何牠們是慈母?原來雌性蠼螋在巢穴產卵後並不會立即離去,而是待在數十粒卵旁邊不吃不喝,保護下一代並趕走入侵者,直至牠們孵化後第二次蛻皮為止。牠們會反芻儲備予初出生幼蟲,若牠們早於幼蟲死去,身體就會供給幼蟲作食物。牠們更會像有強迫症般不斷清潔卵的表面,防止真菌滋生。這樣的慈母,可算是實至名歸吧。

慈螋 Eparachus insignis 擁有彎曲的尾鉗,狀甚嚇人,但不會主動襲擊人類

老師簡介

香港蟲誌 Insects Hong Kong

香港昆蟲和香港人的故事匯集Potpourri of Hong Kong insects and Hong Kong peopl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