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私人言論應受規管嗎?

By 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 | 2022-09-23 |

有消息指,基於教師是一種「特別」職業,所以教師的私人言論將會受到規管。假如教師在自己的「私人平台」發表一些不恰當的「私人言論」(如:發表仇恨言論),則有可能被開除教師資格。

首先,限制某職業人士下班後的生活是否恰當?雖然只是「某些言論」這小部分的私人活動受到限制,但是這種「私人生活被公職限制」是否恰當?如果因為工作需要而導致私人生活的某部分受到限制,即是在私人生活中也要履行某上因為工作需要的職責,也即是在私人時間下執行公職。然而,也等於一個人下班後仍然要工作。哪麼,一位教師是否由就職當日至離職那天,則沒有下班時間?

第二,既然稱得上是「私人平台」,只要言論沒有違法(假定法律合理),就算教師在自己的私人平台上寫上各類粗言穢言,也不應該受到任何限制,否則這與侵犯私人空間或言論自由又有何分別?

第三,為甚麼教師是一種「特別職業」?這種「特別」是有何「特別」?

第四,假如是因為教師的言論會對學生造成影響而需要規管,哪麼是否需要因應某職業對群眾的影響力而限制相關職業的言論?例如:藝人、議員、官員等,這些人的言論影響的群眾數量比教師更多和更深遠。

第五,某些議員、傳媒、知名人士不只是在私人平台上指罵異見人士,更以惡毒的言辭,如蟑螂、殺無赦等,在公開場合發表這等言論,就算只是比喻,這些又算不算「發表仇恨言論」?

第六,何謂「發表仇恨言論」?當中並沒有具體指標。一個人對一件事情表達不滿有是否「發表仇恨言論」?還是只是對「某團體/某人」表達不滿就已經是「發表仇恨言論」,其餘的都只是表達不滿而沒有發表仇恨言論

「教師的私人言論應受規管嗎?」這個問題,不論從原則上的正當性,以及技術上的操作上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

到底教師的私人言論應受規管嗎?

又或者:有職業的私人言論應受規管嗎?

甚至:人的私人言論應受規管嗎?

思考題:有人質疑,為何某職業經常被針對休班後的犯法行為,而教師則不用限制言論?─── 你會如何回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專頁

老師簡介

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

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
在地服務
讓哲學融入生活🏠
- 介紹哲學,應用於生活中🍂
將哲學推廣到所有階層💁🏽‍♂️
- 兒童哲學、青少年哲學活動推廣
- 哲學讀書組,讓大眾「體驗」哲學
- 提升思辨能力,辨明時代下的真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