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欺凌會依舊存在?

By 心•照 Heart To Heart | 2022-03-14 | 心理學

相信大家都知道甚麼是欺凌,和欺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根據今年的數據,香港校園欺凌的比率依然高企。為甚麼欺凌會依舊存在?

欺凌並沒有一個特定的形式。可以發生在網上或者線下,欺凌者會以言語或肢體暴力去排擠和傷害受害者,是一種人際創傷 (Interpersonal Trauma)。欺凌常見於9-15歲青少年時期,形成我們熟悉的校園欺凌。但欺凌亦都可以發生在成人身上,例如之前的大學宿舍欺凌事件,或者平時俗稱的辦公室小圈子等等。

有時看電視劇都會睇到被害者被欺凌但不敢出聲,而現實中很多時都會這樣。到底為甚麼他們會選擇沉默呢?其實欺凌並不只是欺凌者和被害者的事,他們身邊所有目睹而不採取任何行動的人都有極大的關係。曾經有實驗發現,只要在場人數越多,人就會越不出手相助,而這個現象就叫做旁觀者效應 (Bystander Effect)。知道欺凌事件的人越多,就越不會有人敢出來為被害者發聲。旁觀者會有一種僥倖之心,覺得就算自己不作聲都會有其他人會幫手,亦都可能怕舉報後會被欺凌者算帳,變相只是靜靜地等別人出頭。久而久之旁觀者效應反而令欺凌常態化,鼓勵欺凌者繼續肆虐,同時間被害者會覺得在這一個環境下出聲並不安全,所以最後都是選擇沉默。

被欺凌後會有甚麼後果呢?被害者經歷言語或肢體暴力之後自尊心會受創,令他們變得脆弱,更容易被欺凌。另外,長期的人際創傷都會令被害者產生信任問題 (Trust Issue),影響社交生活,不懂處理人際關係。不良的生活經驗或陰影可致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嚴重的話有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或解離性身份障礙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對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

如果你身邊有被欺凌的人又可以怎樣幫他們?你可以主動提議傾聽或者陪伴,令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獨,覺得舒服的時候有你可以傾訴。在另一個層面,你可以嘗試拉遠被害者和欺凌者的距離,例如阻止他們碰面或者註銷社交平台,儘量令欺凌者沒有機會及渠道接觸到被害者。如果被害者有任何情緒、精神上的不妥就記住陪他去尋求專業協助啦!

你有沒有相關經歷可以分享?覺得舒服的話可以留言俾大家警惕或參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arttoheart.hk>專頁

老師簡介

心•照 Heart To Heart

我們是一群來自香港的普通年青人,將會以一系列的活動推廣情緒健康,和分享不同類型有關情緒健康的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