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調景嶺(一)|從麵包廠到小台灣

By Last Minute 香城史 | 2022-02-25 | 歷史及傳記

調景嶺,古稱照鏡環,位處於香港東部,一個不太顯眼的地方,卻在國共內戰之後擁有「小台灣」的稱號。


時光倒流至1900年,新界拓展租約剛生效的第二年,英國人沒有在新界急於大興土木。不過有位加拿人籍退休公務員,名叫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看中魔鬼山旁的照鏡環,於此處興建一座麵粉廠,因此照鏡環又有Rennie’ s Mill之稱。


可惜麵粉廠於1908年因財困倒閉,倫尼自尋短見,在照鏡環跳海往生,又另一種說法倫尼是上吊自盡,所以照鏡環得名「吊頸嶺」。


直至1950年,國共內戰的結果已經塵埃落定,不少國民黨政府官員、國軍及其家眷逃難至香港,在摩星嶺及堅尼地城附近落腳,港英政府起初不願插手,難民數量曾經高達七千人,僅靠著東華醫院接濟過活。

1950年6月18日農曆端午節,四個有共產黨背景的工會共六十人來到摩星嶺難民區,組成秧歌舞隊,一邊跳唱共產黨勝利歌曲秧歌舞,一邊揮動五星旗大喊:「毛澤東萬歲」,又叫:「回鄉去為人民服務!大陸解放,你們逃來香港,將來香港解放,再逃往何處?」


左派成員更向圍觀難民派發傳單,有右派人士不禁挑釁,雙方發生口角爭執,繼而演變成數十人的群毆追逐混戰,右派人士回嗆:「擁護蔣總統」。港英警察隨後到場,以全副武裝鎮壓騷亂。秧歌舞事件造成四十五名工會成員及十四名難民受傷,三人留院。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在香港及九龍共有三十八個左派工會社團,成員多達三千人,包括涉事的電車華員工會及電燈華員工會。事後港英政府為免左右兩派在香港再生事端,於6月25日用上兩天時間,將數千名國民黨難民遷至吊頸嶺,並將吊頸嶺以其諧音改為調景嶺。「小台灣」的故事,便由此開始。

圖片來源:香港記憶、香港倒後鏡、眾新聞、《香港華僑日報》、《大公報》、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

參考資料:
江關生(2012)。《中共在香港—下卷(1949-2012)》。香港:天地圖書。
《香港工商日報》,1950年6月19日。
《香港華僑日報》,1950年6月19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Last Minute 香城史>專頁

老師簡介

Last Minute 香城史

每星期不同主題
重溫被遺忘的香港歷史
誰掌握了過去的闡釋權,就掌握了未來的願景圖 —《1984》
歷史不是逝去的,無足輕重的往事
歷史是與現實息息相關的政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