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手足:民族的根源(二)

By 三隻雞蛋有野講 | 2022-01-17 | 歷史及傳記

現試回想,你和你的知己是如何認識。大家是中學同學?有共同興趣?或是某個場合相遇?每人相識成為朋友也有段往事,把大家連結一起。同樣,任何民族都有其歷史,把大家連結到整個群體,這對民族的存在起關鍵作用。

【民族與集體記憶】
民族的形成,需要民族成員共同擁有對自身民族和民族前身的記憶。例如,以色列人如果沒有出埃及、對摩西和他的銅蛇的記憶,沒有對大衛和所羅門統治的記憶,就不會有古以色列民族。

【民族與永恒秩序】
人對民族的理解,亦常常透過聯想不變的宇宙秩序,來支持其持續性的觀點,例如僧伽羅人相信,斯里蘭卡是一個獨特的佛教聖地,因為佛陀曾在該島遊歷;或者,美利堅合眾國體現了《獨立宣言》中宣稱的上帝旨意。這些事件或傳記,皆令民族成員為自己與某群體的關係提供了原因。

【民族與共同祖先】
族群的核心是「共同的祖先」,亦與民族中「領地」的核心概念經常互換。正如父母和孩子會有一種緊密的親屬關係,這種關係不斷延伸至上一代,令屬地內的人產生一種聯繫感,認為大家有一種微微的關係,區分有共同祖先的人為自己人。

例如,古代以色列人相信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日本人相信他們是第一位皇帝的後裔;羅馬尼亞人相信他們是古代達西亞人的後裔;而在中國,人相信有一個漢族。

一些有關集體記憶、永恒秩序、共同祖先的事件或傳說皆會提供原因,解答民族前身的問題。正如中學同學之間,因為曾讀同一間中學,而曾有一種共同身份和一些共同集體記憶,而有一種聯繫。

參考書目
Steven Grosby - 《牛津通識 民族主義》

PS:圖片來源自香港記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隻雞蛋有野講> 專頁

老師簡介

三隻雞蛋有野講

三隻雞蛋有野講 | 政治哲學 x 電台
活在洞穴⛰中,有什麼逃出方法呢?三隻雞蛋希望透過 #思想碰撞 ,發掘逃離洞穴的路。
「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法國哲學家盧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