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情緒應該被人看見嗎?

By 吾係心理學家 | 2022-04-13 | 心理學

不知為何在華人社會裡,情緒表達彷彿是種禁忌——欣賞自己會是驕傲自滿;面色不悅會是無禮幼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才是成熟的表現。然而學術研究卻告訴我們,抑壓情緒表達其實沒有太多好處,所以今次就和大家探討一下,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表達抑制?」

「你不要不開心」相信是我們安慰親友的寫照。可是,由於情緒本質上不隨意,所以它不能控制,只能管理(regulate)。你不能想要情緒消散它就給你消失。正正因為我們不能控制情緒,而身邊的人卻想我們快點回復「正常」,所以我們有時會把情緒從臉上收起,但心裡卻依舊難受。

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稱為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是種針對情緒外在表現(而非情緒本身)的社交向情緒管理策略。它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只是好處視乎管理情緒的目的而定,即是:當我們認為情緒表達是有後果的話,我們更傾向阻止自己去表達它。正如我們普遍都不敢在上司面前直斥其非,卻會回家向伴侶大吐苦水。

「親密關係中的表達抑制」

然而,表達抑制作為一種社交層面的情緒管理方式,通常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際互動。原因是有效人際溝通傾向消除不確定性:試想想,當一個人支吾以對的時候你為何會想他有話直說?而實際上,由於表達抑制會令當事人所表達的情緒資訊變得含糊,會提升另一方在溝通上的不確定感。所以,除了當事人因為要壓抑情緒表達而佔據一定程度的認知處理能力,對方也會因為要處理這種不確定的感受而感到不安,對溝通做成一定阻礙。

進一步地說,認知處理能力被佔據會弱化一個人的溝通能力,使他在對話中顯得心不在焉,由此提升人際互動中斷的可能性。更甚的情況會導致對方質疑與當事人關係的親密程度(the sense of connection),導致關係轉折。例如,如果伴侶經常收起自己的情感,另一方有機會認為自己在對方心裡位置不夠,從而提升其依戀系統的焦慮(attachment anxiety)及逃避(attachment avoidance)傾向,或會變得更強硬地要求伴侶確認的對自己的愛,又或變得對伴侶反感,冷淡處理。

由此可見,情緒表達抑制是一種對親密互動有影響的策略。可是,集體主義社會(collectivist society)普遍視表達抑制為一項有利的社教化(socialization)行為,即這種行為符合社會追求和諧、大局為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價值觀,而家長也普遍教導子女收起自己的情緒。因此,表達抑制在集體主義社會頗為理所當然,只是理所當然不見得必然是好。

想知多一點,可以看看以下這些資料:

Butler, E. A., Egloff, B., Wlhelm, F. H., Smith, N. C., Erickson, E. A., & Gross, J. J. (2003).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expressive suppression. Emotion, 3(1), 48-67. * Guerrero, L. K., Andersen, P. A., & Afifi, W. A. (2020). Close encounters: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s (6th ed.). Sage Publications. * Matsumoto, D., Yoo, S. H., & Fontaine, J. (2008). Mapping expressive differences around the wor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display rules and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9(1), 55-74. * Tao, A., Zhou, Q., & Wang, Y. (2010). Parental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Prospective relations to Chines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4(2), 135-144.

老師簡介

吾係心理學家

一班心理學家 ➕一班唔係心理學家
🌟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資訊
🌟將心理學注入日常生活 推廣心理健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