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國〉❖ 周夢蝶

By 吐露詩社 Tolopoem | 2021-11-12 | 文學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裏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裏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裏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裏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裏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裏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裏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

❖ 作者簡介:

周夢蝶,原名周起述,生於河南長居台灣。筆名源於莊周夢蝶的典故,對自由浪漫的追求。著有詩集《孤獨國》、《還魂草》、《十三朵白菊花》等。

—————

❖ 內容賞析

周夢蝶的詩多以生死、時間為題,當中夾雜了禪意,風格空靈且綿長。這首詩也不例外。起首談到自己在夢裡,而後續的論述可見似乎這個夢是作者一個理想中的孤獨國。

下一段開始著實描述這個孤獨國,首先,它冷得溫柔。然後,「這裏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這兩行中可見有可能這個孤獨國是回憶中的片段,時間反芻時間,其實是人反芻過去的時間,此處擬人用得妙,比時間變成可感,而夢蝶在處理其他詩中「死亡」之類的虛無概念也有如此的進路。接著,作者分別用了二組三個物象各自代表美麗和醜陋的世界。眼鏡蛇有毒,貓頭鷹是不祥之鳥,代表厄運和死亡。曼陀羅在符號中則象徵和諧平等。橄欖樹則代表和平幸福。可見這個「夢」的確是一個理想狀態。後一句提到這個世界沒有文字、經緯沒有千手手眼佛讓筆者讀出道家的意味,一個世界沒有文字和經緯這些人為、不自然的東西,也沒有佛,佛是受人供奉的對象,可以借代一種宗教,也可算是人想出來的事物。

而此段尾兩句更是展現了作者一向有點朦朧又魔幻的寫法,白晝如夜,夜又比白晝美,或者夜更符合孤獨的感覺,就像冷比熱與孤獨更相襯。

最後一段概括了這個世界,作者似乎認為我們不能隨意轉換不同時間的觀點,就像我們不能從現在猜想到未來或是回顧。假如如此,為甚麼時間又能反芻時間?這是不是這個孤獨國以夢的存在方式存在的原因?而作者說自己既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表示他既在服從時間,也能對時間作操控嗎?或許他的意思是自己能回憶到過去但不能回到過去?此處或有其他解讀。

—————

❖ 結語

周夢蝶是我初初接觸詩時讀的一位詩人,起初被他道家一樣的筆名吸引,況且我的筆名也是源於道家,我倆彷彿就是同一進路的。但初時功力未夠,未有辦法理解他的詩。隔了很長時間再拜讀,好像有多了點線索。

筆者:逍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吐露詩社 Tolopoem>專頁

老師簡介

吐露詩社 Tolopoem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2021-2022年度吐露詩社
文學藝術
詩蝨晨騷
————————
〈晨〉
鐵絲網灰的清晨
國境邊陲漫長如環形路軌
一群蝨似的人讀詩,眼睛
就越過水泥紅磚牆那崩塌洞口
看一顆圓形雞蛋大小的天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