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By 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 | 2021-10-08 | 生活百科

「朋友」這種人際關係,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朋友」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影響,我們會因為朋友的喜事而高興,也會因為朋友的困難而感到難過;朋友有難的時候,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我們有困難時,也會尋找朋友的幫助。「朋友」也有分很多種類:酒肉朋友、知心好友、泛泛之交等等。有很多人我們都會稱為「朋友」,這一些的「朋友」當中有甚麼共通點而我們會都統稱他們為「朋友」?

「朋友」的本質是甚麼?

甚麼原因使得那個人會被你稱為「朋友」,而另一個人則不是「朋友」?

又有甚麼原因使得兩個不同的人、與你的相處模式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你都會分別稱他們為朋友?

就算雙方沒有爭吵,為甚麼有些人與你的關係十年前曾經是你的「朋友」,而現在卻不是「朋友」?

我們平常很容易地使用「朋友」這兩個字,亦很容易去稱呼不同人為「朋友」,卻從未思考過「朋友」這種觀念。對於我們而言,「朋友」究竟是甚麼呢?

「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這句歌詞出自於《最佳損友》,形容有一些朋友,曾經在我們的人生中出現過,也曾經是交心的朋友,但為何最後會無疾而終,再見已是陌路人。

相信有不少人也曾經遇過這種事情,「問我有沒有,確實也沒有,一直躲避的藉口,非甚麼大仇」,雙方沒有甚麼怨恨,但卻由交心好友變成了陌路人。

究竟甚麼原因會導致到一段友誼終結?

我們嘗試以「個人同一性」的角度探討友誼的變化。

「個人同一性」主要探討的是「甚麼使得『我』是『我』」。隨著時間的改變,六十歲的「我」與三歲的「我」已經大大不同,喜好、記憶、價值觀、身體等等都已經有很大分別,為何這兩個「我」仍會是同一個人?

我們甚少純粹以相同肉體(或大腦)來定義同一性。我們可以試想想有一個肉體(小明)被另一個靈魂(家明)永久地佔據了身體,並且完全沒有任何小明的記憶、性格、喜好等特徵,我們會否仍然稱呼這副肉體為「小明」?

假如有靈魂的存在,我們也未必會以相同靈魂作為同一性的關鍵。我們又可以試以靈魂轉世來思考,假如你的伴侶(瑤瑤)轉世為一名男子(家明),而他並沒有上一輩子的任何記憶和特徵,你會否仍然會把「家明」當作「瑤瑤」般看待?

即是說,相同肉體(或大腦)或相同靈魂也不足以成為個人同一性的關鍵。哪麼,當中有甚麼關鍵之處,我們會認為是「我」之所以為「我」的必要條件?

有部分人認為是「連續性」的原因,一個人的「連續性」才是關鍵。我們的人生就是如一部影片,由00:00:00開始,無間斷地播放,中間並無任何剪接,而當中的劇情也是合理地播映。所謂「人生如戲」,整套一鏡到底的電影就是「我」。三歲時的「我」和六十歲時的「我」只是這套電影的一部分。雖然兩個片段有所不同,但也是「我」的一部分。

上述簡單思考過「個人同一性」的問題,但又與「友誼」又有何關係呢?

「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這句話,代表著我們不明白為甚麼會無緣無故地與一名好朋友變成陌路人。明明對方都是同一個人,當中並沒有鬧不和,但雙方的關係變得難以修復。

時間的變遷會慢慢改變了一個人,十三歲的小明與三十歲的小明已經不同,三十歲的小明擁有不同的經歷和想法,價值觀已經與三歲的他不同。十三歲的他只會及時行樂,而三十歲的他為將來打拼。不過根據上述個人同一性的探討,十三歲和三十歲的小明都是同一個人,為何我們會與十三歲的小明是知己,但與三十歲的小明不是老友?

主要是因為我們看待自己和看待朋友的角度並不相同。我們會把自己看待成一套電影,但我們看待朋友是一截段片。一套電影由不同的片段組成,有起承轉合、有笑點、有緊張的劇情、有動作部分、有伏線、有悶場等等。我們未必會完全喜歡整套電影,也許只會喜歡當中的某些情節,也會不喜歡某些情節。而我們能與朋友成為知己的時候,正是觀看著「朋友」這套電影最精彩的情節。但是精彩的情節未必可以於整套電影中出現,又或者相同的情節不斷重演也會變得枯燥乏味。當我們在「朋友」這套電影遇到悶場的情節,便是我們開始疏遠的時候。我們可能仍會因為念舊、義氣,各種原因讓我們繼續觀看這套電影,但我們對這套電影的感情已經不如以往。假如這套電影的情節太沉悶的話,我們甚至會選擇離開戲院而不再觀看。

假如一套電影只剩下雪花,我們也沒有必要堅持自己留在戲院。無論我們如何調校影片的光暗和聲效,這套電影也不會再播放我們想看的情節。

老師簡介

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

哲學生活 Philosophy and Life
在地服務
讓哲學融入生活🏠
- 介紹哲學,應用於生活中🍂
將哲學推廣到所有階層💁🏽‍♂️
- 兒童哲學、青少年哲學活動推廣
- 哲學讀書組,讓大眾「體驗」哲學
- 提升思辨能力,辨明時代下的真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