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們在東京的天空上,選擇徹底改變世界的樣貌。」
對人生方向感到迷茫而離鄉前往東京的帆高,在繁華大都市裡遇到一位能操縱天氣的女孩——陽菜。當時東京連日大雨,陽菜則能夠通過「100%晴天女孩」的技能,為城市帶來短暫的晴天。他們在到處為別人祈禱放晴時,埋藏於兩人心中的情愫也在蓬勃生長。可是,晴女的代價竟是要犧牲自己,成為維持世界天氣平衡的活祭品。一開始想安於天命的陽菜,在帆高的極力阻撓下,最後放棄成全世界,而選擇成就這段熾熱的愛情。愛情真的能讓本來靦腆而迷茫的少年,蛻變成勇敢追求所愛的人嗎?縱使前路滿佈荊棘,也應該堅持跟另一半走下去嗎?
愛情如何助人成長?
「我啊,終於明白自己的使命了……所以謝謝你。」
愛情心理學中的米開朗基羅現象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指出,有些人在談戀愛後能從伴侶身上看到理想中的自己,同時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帆高在電影開首曾說,因為他想追逐光芒、站在光芒之中,所以才下定決心去東京,卻頻頻失意。當他得知陽菜並沒有被社會所壓垮,繼續努力賺錢生活和照顧弟弟時,他不禁心生仰慕,佩服陽菜的堅毅和強大。他也漸漸想成為陽菜能依靠的對象,就如陽菜是弟弟所依靠的人般,保護自己所愛之人。此外,德利葛塔斯 (Stephen M. Drigotas) 通過比對4項研究的結果,發現能實現米開朗基羅現象的互補型伴侶普遍較為幸福和快樂,對愛情的滿意度也更高 (Drigotas, 2002)。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互補型伴侶,但互補不只是單純的一凹一凸,而是「想仿效、想成為對方的模樣」,心理學稱之為理想共通性 (ideal similarity) (Rusbult, 2009)。理想共通性是指透過發掘雙方自身隱藏或可觀察的相似點,他們能在對方身上找到自己想擁有的優點 (Byrne, as cited in Hall, 2014)。很多心理學研究結果均表示,兩個個體隨後會互相吸引,並很有可能發展關係 (Choi & Rifon; Herbst, Gaertner & Insko; Klohnen & Luo; Klohnen & Mendelsohn, as cited in Hall, 2014)。陽菜消失後,帆高終於知道陽菜虛報年齡,恍然大悟自己才是最年長的人。帆高除了因未能保護好她而自責外,與此同時也決定使盡各種方法到雲層之上救她。與剛來東京時膽怯的他相確,他主動求員警別將他緝拿歸案,並直言「請讓我去找陽菜,這次該輪到我救她了」。他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還擁有著無比強烈的信念。他落魄時,陽菜把熱騰騰的漢堡遞給他,讓他重新振作直面生活。因此,陽菜有難時,他也確信自己可以為了救她而赴湯蹈火。著名哲學家阿龍·本-澤維 (Aaron Ben-Ze'ev) 曾道,伴侶是彼此的雕刻家,並透過相互影響激發出埋藏已久的潛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Ben-Ze’ev, 2008)。
「為自己祈願吧,陽菜。」
除此之外,愛情也能從多方面改變人的性格。大家曾聽說過榮格十二原型 (The 12 Jungian Archetypes)嗎?卡蘿.皮爾森 (2015) 在《內在英雄》一書中,重點提及到其中6種生命原型。若套用在陽菜身上,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為自我捍衛而戰的鬥士 (The Warrior),和崇尚利他主義的殉道者 (The Martyr)。鬥士會找到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和目標,透過堅定的信念激發潛能,努力為自身信仰奮鬥 (Pearson, 2015)。殉道者則注重犧牲和關懷,若要完善此原型,就要懂得不再習慣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別人,而是在保持自己生命富足的情況下付出和幫助別人,從而獲取使命感 (Pearson, 2015)。可是,在殉道者的發展階段中,有些人未能替自身能力設限,亦無法合理分辨可為和不可為的付出。他們為了逃避成為鬥士的訓練,以愛之名不停剝削自己,強迫自己為他人犧牲,成為「虛假的殉道者」(Pearson, 2015)。陽菜在到處為別人祈求晴天時,已經察覺身體變得越來越透明,且知道自己會淪為活祭品。可是,她沒有理會身體的變化,繼續透過自我犧牲為其他人帶來一片片晴空。後來,帆高走到雲層之上救她時,她一開始仍然猶豫不定,認為自己應該順從天命成為祭品。不過,當帆高堅定地說他更想陽菜活下去之時,她終於回想起封印在心底的愛慕之情,走出虚假殉道者的誘惑,彌補鬥士人格原型的不完善,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為自己著想、為自身的渴求而許願。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因為想討另一半開心,也喜歡默默奉獻,而忘記考慮自己的感受,不知不覺地成為虛假的殉道者。希望大家為伴侶著想的同時,別忘記時刻靜心聆聽自己的聲音,並僅在能力範圍內付出,不要透過消耗自身「成就」戀愛關係。
我應否為達成家長或社會的期望,而放棄所愛,找一個「對」的人呢?
「陽菜犧牲了自己,才能換來這片藍天。」
著名社會學學家艾彌爾·塗爾幹 (David Émile Durkheim) 指出,社會對每個人的影響極為深遠。這部電影其中一個發人深省的隱喻,便是不要盲目為了成全社會的期望,而捨棄自己珍愛的生活。帆高的老闆在電影中段說過,「如果犧牲一個活人能讓天氣回復正常的話,其實我挺歡迎這個交易。倒不如說,大家都是這麼想的吧?」。與此同時,陽菜也決定通過利他性自殺 (altruistic suicide),以成為活祭品為代價實現東京各人的願望。利他性自殺泛指有些人會用自殺,或扼殺自身利益的方式造福別人 (O'Connor & Sheehy, 2001)。在每個人年幼時,少數服從多數的概念已經刻印在很多人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或多或少為了成就大多數人的願望,而放棄自己心中所想。不過,在愛情的層面上,我們也該這樣做嗎?
雖然同性婚姻於21世紀開始廣受關注,但許多人依然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同性戀。建基於客觀原則上,社會對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賦予相應的期望 (Clay et al., 2016)。你試圖打破社會規則時,身邊難免會有冷嘲熱諷,想你作出大家認為正確的決定——放棄。帆高在鐵路路軌上狂奔去救陽菜時,路人也在說 「哇,快看!他在做什麼,真搞笑」、「那個人……不太妙吧」、「還真有這種傻瓜,在鐵軌上跑肯定會被抓住啊」等等的嘲諷。不但如此,權威者如德高望重的人、長輩和家長,就如電影中帆高的老闆般,會透過施壓試圖說服目標,讓他放棄自己的原有立場 (Cialdini, 2006)。有些同性戀者在面對家長和身邊的人施壓後,忍痛放棄他們所愛之人,並無奈地遵從「道德和社會的規矩」,踏踏實實找一個異性伴侶度過餘生。有些同性戀者之所以無奈妥協,也許是受當地教育或文化所影響,因而習慣性地啟動自我犧牲模式 (self-sacrifice schema),並忽略自身感受去成全別人 (Thimm, 2010)。他們跟身邊的人建立起不良邊界 (poor boundary),導致不懂得拒絕別人所求。比起放棄愛情和自己心裡的不適感,他們更害怕在社會顯露出自私的一面 (Selva, 2021)。在任何關係上,建立良好邊界非常重要。縱使一意孤行不被人看好,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拒絕和堅持所愛,而不是處處退讓避免摩擦 (Selva, 2021)。既然清楚他/她是你值得捧在心尖上的人,那就跨過荊棘、乘風破浪,繼續互相扶持吧!
小結
「就算以後再看不見晴天也無所謂,比起藍天,我更想要陽菜!」
總括而言,談戀愛不單可以尋求身心靈的慰藉和支撐,還能幫助個人成長,使你向心中的目標穩步前進。伴侶能夠從健康的愛情中,獲取更大動力完善自身外,也不斷發掘對方值得自己學習的閃光點。愛情往往難以一帆風順、風平浪靜,或許你們的感情不被眾人看好,更受到其他人阻撓。可是,倘若對方是你的不二之選,那就努力地堅持下去吧!暴風雨過後,相信你們除了會慶倖自己當初的選擇外,感情也會因而變得更穩定、更牢固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內容或標題或經過編輯,可查看原文。
Acknowledg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Henry Kin Shing 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commenting on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ith his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Ben-Ze'ev, A. & Goussinsky, R. (2008). In the name of love: Romantic Ideology and its victi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ialdini, R. B. (2006).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Harper Business.
Clay, Z., Ravaux, L., de Waal, F. B. M., & Zuberbühler, K. (2016). Bonobos (Pan paniscus) vocally protest against violations of social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30(1), 44–54. https://doi.org/10.1037/a0040088
Drigotas S. M. (2002).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nd person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1), 59–77. https://doi.org/10.111
Hall, N. J. (2014). The Influence of Ideal Similarit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Discrepancy and Attraction. Master's Theses. 2237. https://ecommons.luc.edu/luc_theses/2237
O'Connor, R. C., & Sheehy, N. P. (2001). Suicidal behaviour. The Psychologist, 14(1), 20–24.
Richards, A. C. (1990). Review of The hero within: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 (Expanded Edition) [Review of the book The hero within: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 (expanded edition), by C. S. Pearson].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18(2), 232–237. https://doi.org/10.1037/h0101471
Rusbult, C. E., Kumashiro, M., Kubacka, K. E., & Finkel, E. J. (2009). "The part of me that you bring out": Ideal similarity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1), 61–82. https://doi.org/10.1037/a0014016
Selva, J. (n.d). How to Set Healthy Boundaries. Positive Psychology.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21, from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great-self-care-setting-healthy-boundaries/
Thimm, J. C. (2010). Personality and 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 A five-factor mode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41(4), 373-380. https://doi.org/10.1016/j.jbtep.2010.03.009
The official page of Psychology Society,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H.K.U.S.U. | Est.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