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直努力的你:
Flying Colors《奇蹟補習社》於2015年在香港上映,講述女主角沙耶加從小被父親丶老師歧視,令她一早認定自己笨,以至她自暴自棄,連成績都是班上墊底。已經就讀高二的她,卻只擁有小學四年級的知識水平,每天和三個閨蜜在學校裏梳妝打扮丶嬉戲打鬧。後來母親擔心她連學校內部的大學都進不了,便給她安排了一家叫「青峰塾」的補習社,沙耶加亦在那裏遇見了影響她一生的坪田老師。老師用盡心思教導沙耶加,而在老師的引導下,她亦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是考進日本第一私立大學 一 慶應大學,其後沙耶加靠着自己驚人的意志力,每天都挑燈夜讀,最後成功用兩年時間追上課程及考上慶應大學。聽上去好像挺容易的,但任誰也知道,努力讀書並且保持進步是一件困難的事,而這段故事亦告訴大家,不論是任何人也可以用努力成就傳奇。
「她不是垃圾,她是前途可期的優秀女性。」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才令到沙耶加在高中階段不學無術丶渾渾噩噩呢? 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佛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的經典著作《兒童教育心理學》指出,兒童的發展其實不完全由他們的天賦而去決定,也不會因為客觀環境而有過於深遠影響,兒童對於客觀現實的看法以及他們對客觀現實的關係,才是他們發展的決定因素 (Adler, 2016)。「僅憑外表就判斷我不行的大人,我一直都瞧不起他們。但是,我一無是處,這點我最清楚,如果沒有目標,就不會被任何人期待。」像沙耶加一樣,她放棄自己的人生,整天和閨蜜吃喝玩樂、穿短裙、化濃妝,其實都與她被父親的否定、學校的內部升學制度丶以及老師的厭惡有直接的關係。所以,阿德勒亦指出,當一個小朋友的行為開始變差,我們不應該只是注意行為開始出現的時間而是應該關注它產生的原因 (Adler, 2014)。
「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
透過阿德勒心理學 (Adlerian Psychology),我們亦能了解沙耶加如此勤奮的原因。阿德勒另外一著作 一《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講述着一個十分重要的核心:「自卑與超越」 (Inferiority and Transcendence),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卑感(Low Self-esteem),以及嘗試去超越自卑的優越感 (Adler, 2015)。每個人都會有讓自己感到自卑的地方,而自卑感並不是一種疾病,反而會令人有追求卓越的力量 (Kishimi et al., 2016), 只有當自卑感太過嚴重,令到自己被壓力擊垮,才會變成一種病。「世界最大的謊言就是你不行。」當沙耶加向家人及老師宣道自己要報考慶應大學的時候,一直只對弟弟關愛有加的爸爸,及一直叫沙耶加「學渣」的西恩老師都覺得她是痴人說夢,但正正是因為兩個討厭的人對自己的鄙視,沙耶加才更加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成目標,讓身邊所有人都對他刮目相看,因此後來才會沒日沒夜地瘋狂學習。所以其實自卑感不一定是一個障礙,反而透過超脫自身的自卑感,可以成為一個令你奮鬥的動力來源。
「有比電子原力更強的動力,那是什麼?是意志力」
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它的原因,沙耶加努力的背後亦有各種的動機。動機主要分為兩大類:「外在動機」及「內在動機」(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為了得到獎勵或是逃避懲罰而行動,就是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為了令到心靈可以得到滿足,並不是為了得到獎勵而行動,就是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Deckers, 2018)。有研究指出,當一個人因內在動機而行動,但同時額外提供外在動機,便會弱化其內在動機,這現象被稱為「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Arkes, 1979)。在某些情況下,外在動機亦是有利的,例如對於缺乏內在動機的人,外在動機便可以提升其參與意願。「要以哪所大學為目標呢?慶應大學出帥哥喔!」在沙耶加一開始打算努力讀書的時候,她也是缺乏內在動機,那個時候一直鼓舞着她去奮鬥的原因,是因為一旦開始努力這麼多,便不甘心再受到那些輕視自己的人鄙夷不屑的眼光,同時看着母親為自己付出這麼多,不但到處借錢還要加班打工為她籌補習費,這些正正是一些外在動機。
「我為了能成為比原來更好的人,就算再苦再累也會努力的」
可是單靠各種的外在動機,也未必能令沙耶加有如此大的動力去拼命奮鬥,那麼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令到沙耶加有更大的動力去寒窗苦讀呢?狄西(E.L. Deci)的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on Evaluation Theory)(1975)指出,若因表現好而獲得意外的獎勵時,獎勵就有提供訊息的功能,並且提高其工作興趣。例如外在的獎賞激發了學習的慾望,之後學習新知識成了興趣,外在動機便能轉化為內在動機。「你只是缺少一個從不放棄你的人。」坪田老師在一開始教導沙耶加的時候,即使驚訝她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水平,卻沒有看不起沙耶加,反而從不同的小事中誇贊她的獨特才能,令她感覺讀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另外,沙耶加在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取得好成績,為此更是沮喪了一段日子。
為了重新振作,她便讓母親陪她一起去慶應大學參觀,在參觀大學時母親對她說了一句話:「真希望你來這上學,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變得很不一樣,你不覺得這裏的每個人都很陽光自信嗎?」這一句話加上自己在參觀學校後的感受,令到她愛上了這間大學,之後更加全心全意投入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在之後的模擬考試得到很大的進步,最後才考上了慶應大學的綜合政策學部。
「你曾說,是我改變了你的人生,但其實,正是你努力的樣子,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
整套電影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並不是沙耶加熬夜看書丶拼命搏鬥的樣子,而是她在努力的過程中,改變了身邊很多人的人生。因為她而去尋找自己目標的朋友丶因為她而改變態度和想法的父親丶因為她而想反抗父親的弟弟… … 因為沙耶加的改變及努力,令到身邊的人都很想像她一樣,成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模樣,你的努力會讓你發光,成為自己人生的燈火,並且照亮身邊其他人的道路。她靠着各種內在及外在動機丶自卑感所帶來的動力等等,一直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才能創出奇蹟。其實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亦可以成為你的動力:因為成績差被他人嘲笑而想去努力讀書 丶因為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而去拼命溫習… …你亦可以嘗試回想身邊的事物,總會有一樣可以成為令你充滿動力的原因。
.
而最後,致各位未來的DSE考生,雖然可能你們會有懷疑自己、想要放棄的時候,但是努力總會有收穫,就算成績不理想,努力的過程所對應的結果並不是那麼單一的,努力過的時光最終總會映射在其他地方,雖然結果的來臨或早或晚,但最後一定會來的,未來的你們絕對會感激以前的你有拼命堅持奮鬥過。
「我不知道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如果你因心願沒有實現,而正在心灰意冷,為宏大的目標而拼搏過的這段經歷,將來一定會成為你的力量。」
Acknowledg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Miss Jeanne Zheng from the Child and School Psychology Laboratory (directed by Dr Kathy Shum) for her kind advice. With her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內容或標題或經過編輯,可查看原文。
Reference
Adler, A. (1929). The science of living. Greenberg.
Adler, A. (1930).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Greenberg.
Adler, A. (2014). Classical Adlerian Psychology. Adlerian Psychotherapy, 20–56.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820262-6
Arkes, H. R. (1979). Competence and the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2), 143–150. https://doi.org/10.1007/bf01650599
Deci, E. L. (1975).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129–159. https://doi.org/10.1007/978-1-4613-4446-9_5
Deckers, L. (2018).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Motivation, 307–340.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178615-10
Kishimi Ichirō, Koga, F. (2018).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 the Japanese phenomenon that shows you how to change your life and achieve real happiness. Atria Books.
The official page of Psychology Society,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H.K.U.S.U. | Est.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