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內向者經常被人標籤 太安靜、不合群、害羞?

By 麥田圈 Crop Circle.HK | 2021-06-16 | 心理學

放假的時候,不知你有否把握機會與親朋戚友聚舊?有些人在聚會過後,感到異常疲倦。想閉關一段時間來回復體力,並會質疑自己是否有問題,為何自己不像其他人般健談,而強迫自己主動 努力去社交,然而內心卻充滿著痛苦,這其實反映著典型的內向者特徵。

首先,先要為內向者平反。個性內向不是缺點,而是特點!雖然社會主流都較欣賞外向性格,並普遍對內向者存著很多偏見。例如自小時候起性格內向的孩子,經常會被拿去跟性格外向的人比較
並常被指反應慢、被動、害羞、不夠聰明,令許多性格內向的孩子自小感到自卑,覺得自己比下去,甚至為了自己的內向性格,而感到羞恥以致更害怕表達自己。

事實上,內向與外向其實就像個光譜。每個人都會傾向內向或外向,甚至有人是處於中間的「中性人格」(Ambivert),而其實無論在光譜上哪一點都沒有好壞之分。這只是反映各人的精力來源
以及接觸世界的方式不一。世上有1/3至一半人口是偏內向的,代表每兩三個人就有一位是內向者。

內向與外向者的主要差別
精力來源
內向者:於外在世界消耗精力,透過獨處來恢復精力
外向者:從外在世界獲取精力,透過社交活動恢復精力

體驗刺激
內向者:
腦部多巴胺神經路徑,對多巴胺的反應度較高
容易覺得刺激過多,因而較嚮往獨處及寧靜
外向者:
腦部多巴胺神經路徑,對多巴胺的反應度較低
需要接觸較多刺激,因而較嚮往人多及社交

「廣度」與「深度」
內向者:在獲取知識和經驗方式上側重於「深度」
興趣可能較少,但喜歡深入鑽研感興趣的事
朋友不多,但都是知己

外向者:在獲取知識和經驗方式上側重於「廣度」
喜歡嘗試不同事物
喜歡結交很多不同類型的朋友

以上關於內向與外向的資料僅屬參考
始終世上沒有絕對內向或外向的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無論你認為自己是外向、內向或是中性,但願我們都能擁抱自己的性格,更加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得舒服、不需否定自身價值,而是學習突破自己性格的限制,成為更加好的自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麥田圈 Crop Circle.HK>

老師簡介

麥田圈 Crop Circle.HK

「活著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生活。」
著作:《亂世耶L/基督徒—給非教徒的香港聖經新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