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這麼難治療情緒病?

By 心•照 Heart To Heart | 2021-10-18 | 心理學

情緒病這個詞彙,對大家來說肯定不算陌生吧。現代社會競爭那麼大,學生每天要複習考試,上班族每天要各種加班。壓力當然也隨著加大,除了身體容易出現問題外,情緒狀態也不例外。但是生理疾病可以透過看醫生、吃中/西藥等等解決,情緒病方面又有這麼簡單嗎?並沒有——情緒病是很難治療的。

首先,除了極其嚴重的緊急個案(嚴重自我傷害等)之外,情緒病的治療完全是取決於患者的主動性。一些情緒病的病徵可能會使病人自我封閉,從而不敢、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求助等等,例如抑鬱症(depression)所帶來的強烈自我否定,從而令患者逃避情緒問題。然而,跟生理疾病不一樣,例如重感冒可能會讓你直接暈倒,那麼你就不得不接受治療,但沒有人有權利強迫生理上似乎「還可以」的患者接受治療。 加上,心理學(psychology)和情緒健康(mental well-being)也算是在近幾世紀才開始得到廣泛重視,普羅大眾對它的認知還未算成熟,自然容易出現誤解。

在某些人眼中,患上情緒病或許是軟弱、不夠堅強的表現,甚至是恥辱的一種,這些錯誤的標籤和觀念可能會帶來異樣目光。為了避免被歧視的可能性,患者有機會選擇隱藏情緒病,拒絕接受治療。 正正是因為心理學還算是一門新學問,非專業人士無疑會擁有不足的心理學知識。正常來說,在潛伏期間獲得治療的話,康復率和速度必定會大大提升。然而,缺乏正確和適量心理學知識的大眾可能無法判斷自己是否陷入情緒問題,尤其當徵狀十分不明顯。這也有明確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等徵狀的感冒(生理疾病)大相逕庭。舉個例子:作為對心理學僅僅有興趣而並非專業人士的你,能夠分辨自己何等程度的焦慮才算是嚴重嗎?你知道普通焦慮和廣泛焦慮症(General Anxiety Disorder)的區別嗎?相信你也不一定知道——而如果你連這個都不知道,要如何去決定是否尋求協助呢,對吧。以上所有的因素都可能導致情緒病患者無法接受有效的治療,或者錯過黃金時期而為情緒病的治療過程倍添艱難。 要找到高質素的心理服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服務的高需求和供應不足的臨床心理學家抬高了服務的價格,加上心理治療時長有可能為數週至數年,使部分患者可能無法長期負荷這筆金錢。

此外,不足的心理學知識和較少的心理治療服務供應下,患者不能清晰地知道各種求助渠道,也無法像生理疾病那樣找個診所進去就可以,因而,即使患者願意求助,亦未必及時尋找到最優質的治療。 另一方面,情緒病的一些病徵實在太過主觀了,它們完全取決於患者和臨床心理學家的個人判斷。雖然這些診斷也有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和國際疾病分類(ICD)作為權威指南,但比起有確切、可量的客觀標準的生理疾病,診斷情緒病實在是難得多了。舉個例子:每個情緒病都必須對患者帶來「顯著的臨床損傷(significant clinical impairment)」才能被斷症,即是影響患者生活、工作、學業等等各方面的正常運作。那這個「顯著」到底要多「顯著」呢?我的學業成績應該要下降了二十分、三十分、還是四十分才能算是「顯著」的損害?在這個連續體(continuum)上,實在太難準確找到一致的標準了。因此,這種主觀且不可量度的徵狀一般都要靠患者詳細形容,和患者與臨床心理學家共同判斷才能最大程度地作出準確的結論,甚至連不同的臨床心理學家也有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斷。因此,診斷情緒病時不能排除大小程度的誤診,而這些大小差錯也導致情緒病患者更難以得到合適的治療,從而增加康復的難度。 同樣地,情緒病的診斷上亦擁有各式各樣的量度和治療工具。單單計算量度抑鬱症就有數幾份問卷,例如第二版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Ⅱ; BDI-Ⅱ)、病人健康狀況問卷(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漢氏憂鬱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等等,它們都是由權威學者發表、且得到認證審核的。每份量表有可能適合不同的患者族群,從而帶來不同的診斷結果。而治療方法方面,最簡單的分類無疑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是兩者並用,但心理治療也可被細分成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精神動力治療法(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靜觀(Mindfulness)等等......

每種治療方法的內容和對患者的要求均不一,因而也不是所有治療方法都適合同一個患者。這些評估表和治療手法的選擇當然還是取決於臨床心理學家,而心理學家又能否透過重新審視和評估這些用具,而為患者作出最適合的選擇?這又是一個未知之數了,可想言之,情緒病真的很難被正確診斷和治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arttoheart.hk>專頁

老師簡介

心•照 Heart To Heart

我們是一群來自香港的普通年青人,將會以一系列的活動推廣情緒健康,和分享不同類型有關情緒健康的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