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濕地在社會發展下還能生存嗎?

By Go Wild in Hong Kong | 2018-07-10 | 生活百科

上次提到在香港觀鳥獨特的地方和介紹了瀕危的禾花雀,接下來帶大家看看塱原這個觀鳥勝地背後,如何默默推動生態友善耕作。塱原吸引瀕危的禾花雀停留渡冬的原因,原來是另一種「瀕危物種」,稻米田。塱原是雙魚河和石上河之間的氾濫平原,泥土肥沃容易儲水,雨季為土地帶來有機物。而新界農地種菜前普遍種植水稻為主,六十年代前盛產元朗絲苗,曾經是香港名物出口到外國。但隨後香港經濟起飛,產業工業化,農業和農地萎縮,毛利低的稻米種植不再受到青睞,元朗絲苗和稻米田亦漸漸在香港消失。

除了大帽山西洋菜田為人熟悉,塱原的西洋菜田吸引很多東黃鶺鴒/黃頭鶺鴒來吃菜蟲。

在2004年政府的新自然保育政策下,塱原開展的保育計劃中,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合作,與農地擁有簽訂管理協議,透過保育濕地來增加生物多樣性,2009年起更復耕水稻,吸引他們來覓食。現時塱原是全港最大的農耕濕地,也有開闊農田、淺水生境、魚塘、紅蟲水滋塘等等高度多樣化的生境地,提供了棲息地、覓食和育兒場所,吸引不同習性的鳥類,還有不少兩棲類、哺乳類和昆蟲,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

花姬蛙也是依賴淡水農耕濕地的兩棲類,稻米田提供地方讓他們繁殖

在農業和保育結合下,農夫的付出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塱原除了找到水稻,還有種植通菜、西洋菜、馬蹄、紅蟲水滋、蓮花、茨菰田,都是不太高或無利潤的作物,為何能說服農夫們犧牲寶貴的土地資源,倒過來養野生動物呢?耕田雖然是人為改變了自然的面貌去生產糧食,但農夫仍然是要望天打卦,土地上種的菜養著農夫之餘,同時也養著其他生物,體現一種自然與人之間直接的互動關係,也是互利共生的。保育生態外,復耕同時保育了農耕技術、農耕史、凝聚社區,更多人認識本地農業的重要性。

農夫在清理已開花的通菜田

關於塱原的未來,塱原被納入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中,規劃成37公頃自然生態公園,位於古洞北新發展區內。公園設立目的與濕地公園相同,用作補償新發展區損失的濕地。而令人關心的是,緩衝區不足以彌補公園附近密集發展的干擾,以及公園外生態價值高的地方不受政策保護,規劃成農地用途,擔心會與其他農地同樣面對被破壞,和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的命運。

古洞北新發展區規劃圖

圖片來源: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info_serv/tp_plan/adopted/ES/D_KTN_1_tc.pdf

一個地方有沒有、高不高生態價值,不是看那裡有多少瀕危物種,要隔絕人類活動來保育,而是我們應如何透過可持續的管理方式,適度地運用生物資源而不剝削自然環境,藉此提高生物多樣性和同時達到宣傳教育目的。

 

延伸資料:

日本和台灣運用生態友善農法 在保育不同鳥類和生態系統,同時透過推廣農產品提高農村社區的地位

[復育東方白鸛,凝聚農村榮譽感:日本豐岡經驗 https://goo.gl/cpq6Rw ]

[老鷹紅豆的誕生 https://goo.gl/hz86BD ]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將塱原濕地37.2公頃劃為「自然生態公園」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7460 ]

老師簡介

Go Wild in Hong Kong

We are a group of nature lovers who want to introduce the wilderness side of Hong Kong to everyone and appreciate nature through our wildlife photography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