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是一個極度嚴肅的問題,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能認真對待這些想法。自殺指結束自己生命的行動。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自殺和抑鬱症扣連在一起,然而,並不一定所有抑鬱症患者都有自殺風險的,亦不是所有有自殺念頭的人都有抑鬱症狀。一個人產生自殺念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精神健康問題,可能是因為受到歧視欺凌,可能是因為受到虐待,亦有可能是因為不同的事件因素而起,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清楚。而產生自殺念頭的原因有很大機會都是因為感受到強烈的絕望,或者覺得自己很沒用、一文不值。
我們都會認為生命是寶貴的,希望可以阻止悲劇的發生。我們可能都曾經有家人朋友出現自殺的念頭甚至已經有傷害自己的行為,而在一時三刻下我們都可能會因為不知道可以如何處理情況而感到困苦。由於大家都不是專業人士,在今天的文章我希望先和大家分享幾個你可以採取的行動以及一些大家對自殺問題的一些誤會。
首先,在嘗試提供緩助之前,你都應該考慮自己的個人能力。自殺所涉及的問題十分複雜,在支援當事人時我們都需要真誠、不加批判的態度,過程中亦需要得到當事人的信任才可以避免事情的惡化。加上面對家人朋友的自殺念頭,我們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如果你認為自己尚未準備好幫助當事人,你可以和當事人討論是否要尋找其他人的協助。處理自殺念頭或者行為的第一步,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量力而為。
在當事人產生自殺念頭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徵兆︰
當當事人出現一個或者以上的徵兆時,便有可能存有自殺的風險。以你作為家人朋友,可以做的便是直接詢問當事人是否已經有自殺的念頭。很多人都會覺得和當事人直接討論「自殺」或者「想死」會令情況變得更差,繼而選擇避而不談。然而,直接使用這些字眼可以更利落地了解當事人的情況,相反使用「做傻事」等詞語反而用了一個批判的角度去質疑當事人。當我們知道我們的家人或者朋友已經產生了一些自殺念頭,我們可以簡略地進行風險評估。我們可以嘗試了解當事人︰
當事人的計劃愈詳盡,就意味住他們更有機會將想法化為具體行動,而藥物和酒精都有機會加大自殺的風險。作出即使的風險評估是絕對有需要的。
如果當事人願意的話,你可以和他一起訂立一個安全計劃(Safety Plan)。這個安全計劃的用意是讓當事人在出現自殺危機時,可以有一個清晰的指引去跟隨。你可以和當事人一起列寫以下的資訊︰
單靠風險評估和安全計劃並不足以完完全全地保護當事人,但並非專業人士的大家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在傾談中,你可以向當事人展現你的關懷和鼓勵,和他一起面對難關和情緒。
有些人會認為宣稱自己會自殺的人,其實都是在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並非真的有情緒問題或者困難。這種心態絕對是不理想的。如文章開頭所言,自殺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都不應該在認定當事人是開玩笑或者單純想引人注意,因為很多時情緒困擾都是我們作為外人很難察覺到的。
有些人會認為想自殺的當事人已經下定決心了結生命,很難再去幫助他們。事實上亦非如此。當事人和你分享他的想法時,其實很有可能是他正在向你求助,自殺念頭和危機也並非他希望出現的。因此即使我們觀察到當事人的某些徵兆而當事人亦承認他有自殺的計劃時,我們都應該提供支援,盡可能防止危機的發生。
如果當事人堅持你不可以將他的自殺計劃或者想法告訴其他人,包括專業人士,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是一個十分之複雜的問題。在這個情況我們會處於兩難的處境,我們不可以答應當事人的要求,因為我們都知道當危機發生時必須要交由專業人士處理,而拒絕當事人又可能會使當事人感到難受,反過來責怪我們。我們可以做的是盡可能向當事人解釋為何我們不可以保密,然後和當事人一起選擇令他感到安心的團體,在必要時通知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我們都須要違反和當事人的承諾,致電緊急熱線去制止當事人繼續傷害自己。事後我們和當事人坦白事,很大機會會引來他的不滿和怪責,但如果你認同你的生命是有價值的,這個決定都仍然是對的。
社會福利署
電話︰2343 2255
香港心理衛生會
電話︰2528 0196
香港撒馬利亞防止自殺會
電話︰2389 2222
生命熱線
電話︰2382 0000
這些電話並不只是讓處於危機之中的當事人使用,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拒絕尋求這些機構的協助,你也可以嘗試聯絡他們,讓他們給予你更加詳盡的建議。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會有感到疲勞或者有壓力的時間。就算我們付出了我們所有的心機,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當事人的自殺風險。如果可以的話,最理想的做法都是讓當事人能夠得到心理學家或者精神科醫生的援助,改善當事人的精神健康。筆者並非專業的輔導人員或者心理學家,如果對精神急救有興趣,可以再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畢竟處理任何精神健康問題,都不是如此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明白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樹洞香港> 專頁
參考資料
香港心理衛生會(2018)。《精神健康急救手冊(香港第四版)》。香港︰先進商業印刷。
心理學推廣團體。主要透過正念冥想、心理科普等,讓人認識自己、強健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