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竟是一流翻譯官?

By 知史 | 2021-03-03 | 歷史及傳記

不少人覺得和珅(1750-1799年)只會貪污,但其實沒有些真才實學,又怎麼在官場混那麼久呢?就以語文天分為例,他可謂當時官場中最厲害的外語人才。身為文華殿大學士的他,在讀書時期就已經能流利地運用滿,漢,蒙,藏等四種語言。大清年間,能夠同時精通滿語和漢語的大臣人不多,和珅就是當中比較厲害的一個。不但如此,和珅還精通蒙語,藏語,在乾隆接見蒙古大公和西藏班禪時,和珅都跟隨左右,充當翻譯。乾隆用兵西北邊疆,相關的文告事宜都是由和珅這個外語行家操作的。《八旗通志》中就記載:「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並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

如果說,掌握這四門語言不過是工作所需,那麼能流利地說英語在當時就真的是鳳毛麟角了。1793年,英國派出馬戛爾尼率領使團到訪中國,和珅就是當時負責接待的首席外交官。他不但能夠流利地與馬戛爾尼交談,更能夠有理有據、不失體面地拒絕了使團的要求,就連馬戛爾尼也對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讚賞。可見和珅其人外語天分有多高。

其實清代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一直以來都需要大量的翻譯人才處理各種語言的文書。清初,政府就將明代處理外國事宜的「四夷館」更名為「四譯館」,處理各種語言文書。乾隆時,這一機構又與專門接待少數民族官員和外國使臣的「會同館」合併,改名為「會同四譯館」,分設西域、八夷兩館,負責對外交涉。

只可惜,在面對西方世界時,清廷還是吃了很多語言上的虧。當時的外語翻譯並沒有接受過什麼專業訓練,多數是從珠三角一帶長期與外國人接觸的買辦中瞭解、學習外語,這些半桶水外語自然幫不上什麼忙。道光年間的思想家馮桂芬對此曾有抱怨,「叩其所能,僅通洋語者十之八九,兼識洋字者十之一二;所識洋字,亦不過貨名銀數與俚淺文理。」直到兩次鴉片戰爭後,清廷就希望與外國建立更多溝通,不但開始派出使團遊歷外國,同時也派出學童去外國學習,自此中國就有了專業的翻譯人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知史>專頁

老師簡介

知史

知史,顧名思義就是要「知道歷史」,讓學習歷史變得趣味盎然,也更普及。歷史不單單是教科書中的王侯將相、治亂興衰,也是我們先祖的生活與文化沉澱,更是一個個精彩而有溫度的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