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人討厭俗不可耐——從唐代罵人話談起

By 知史 | 2020-08-31 | 歷史及傳記

研究唐代的罵人話?比較嚴肅的讀者大概會不以為然。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作為一種向他人坦率地宣洩厭惡情緒的說話,罵人話反映了某個特定時代、某個特定社群的價值取向。仔細分析唐代罵人話的類型和含義,多少讓我們了解到當時的普遍價值觀。

首先會發現,唐代長安人基本上不會把別人的母親作為謾罵的對象,也甚少涉及性的題材。例如,最多罵人“賤婢”、“妒婦”、“悍婦”,卻不會罵人“妓女”、“娼婦”(因為後者是正當職業?)

在唐代,最讓人難受的不是母親被人“問候”,而是被標籤為庸俗、低下、沒素質和沒教養。士農工商都可以是被罵的對象,也說明了唐代人不會歧視特定階級。下面介紹一個“農村鄉巴佬”系列,當時非常流行:田舍兒、田舍奴、田舍漢、田舍郎等。好玩的是,被罵的人不一定是農民。

唐太宗就曾經罵過大臣魏徵。劉餗《隋唐嘉話》記載:“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 ” 文德後問:“誰觸忤陛下?” 帝曰:“豈過魏徵,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罵商人的話包括:市井無賴、市井奴等。

罵軍人:軍奴等。

罵和尚:禿奴、賊奴等。

罵讀書人:醋大、措大、窮措大等。意思是某些沒有成就的讀書人沒事做整天譏諷議論他人,好像喝了太多酸醋(劣質酒?)一樣。

大家會發現很多罵人話加一個“奴"字,就是表示低下的意思,不過唐朝人不會罵人“奴才”。

除了罵他人是低俗的士農工商外,長安人也喜歡罵人畜生:畜生、豬狗、犬彘、狗鼠輩、死狗奴、狗屎。也會罵人“夜叉”、“母夜叉”等等。

作者認為,這一類罵人話應該是來自佛教輪迴說,就是很惡毒地詛咒他人死後輪迴變成豬狗等畜生。

最後介紹一組涉及種族歧視的罵人用字:漢、獠、突厥、高麗等等,但不包括“胡”、“戎狄”等(因為當時的胡人、胡姬等都是比較中性的用語)。

這裡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發現。在唐代,“漢”是專門用來罵男人的字,他們會罵人“讀書漢”、“田舍漢”、“癡漢”(笨蛋的意思,不是日本現在的用法)等等。在現代漢語中,“漢”這個字的歧視意義消失了,變成了指涉“男性”的中性用語。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知史>專頁

老師簡介

知史

知史,顧名思義就是要「知道歷史」,讓學習歷史變得趣味盎然,也更普及。歷史不單單是教科書中的王侯將相、治亂興衰,也是我們先祖的生活與文化沉澱,更是一個個精彩而有溫度的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