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也是「獨裁控制型」家長嗎?

By 等一等 | Just a Moment | 2022-08-19 | 心理學

【「獨裁型」家長是什麼?】

於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研究的

父母教育方式理論中,指出不同的父母教育方式主要差別在於關愛 (warmth) 和控制 (control) 這兩個維度上。而研究指出,這種教育方式會令孩子較為悲觀,活得較不快樂,性格也會變得孤僻和更容易焦慮。然而在華裔美國人當中,這些孩子在學校成績及全人發展的表現卻是與「權威型」(Authoritative) 教育方式同樣理想。

【「只要我乖,爸媽就會愛我了吧...」】

面對著「獨裁型」家長的小孩都學會了只有達標了才能得到愛,是一種等價交換的概念。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提出了「積極關注」(positive regard) 理論,認為在我們形成自我概念的過程中,會尋求他人的積極關注以支持自己。

等價交換才能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積極關注」(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即孩子必須達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有條件的關愛。然而這種積極關注會使孩子忽視、甚至貶低自我,強迫自己接受他人的想法,最終對自信心、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無論你是甚麼樣子,爸媽都愛你。」】

其實,家長應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讓孩子不需否認自我和取悅他人也能感受關懷,這才能讓孩子形成和諧的自我觀念,有更好的發展。

所謂乖巧,就是孩子學會了避免被責罵而主動壓抑情緒的一種條件反射,也因而容易成為「逃避型依戀」或「焦慮型依戀」的小孩哦。之前在 (等一等_依戀人格 )也有提及過這兩種依戀的戀人,其實父母和成長經歷也會影響我們的性格和其他關係的。

雖然我們無法抹去過往的心理傷害,也難以改變父母,但認知到自己身處怎樣的處境,已經是我們開始改變的重要一步。想知道我們可以處理這種父母帶來的傷害嗎?


作者:所以你是不是這種乖巧的小孩呢?你父母的「獨裁型」教育方式成功了嗎?希望我們都能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反思一下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等一等 Just A Moment> 專頁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1), 56–95.
.
Rogers, C. R. (2016).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London: Robinson.

老師簡介

等一等 | Just a Moment

這一年多裡,我們經歷了社會動蕩,風風雨雨。每早醒來,你都會滑一滑手機,急不及待看看自己錯過的新聞,又生怕看到晴天霹靂的消息。或者你早已麻木,不再大喜大悲,甚至選擇逃避現實。

在這兵荒馬亂的世代,我們總是被各種社會大事和生活小事打擾。資訊來去匆匆之際,你我常常忘記如何花一片刻關心自己。

「Just a moment」想成為你那「一片刻」,帶你遊走大大小小的社會議題,用心理學的角度洞徹事理。我們也想和你衝出宇宙,在電影和書籍中尋找共鳴。

最重要的,是讓你問自己一聲:你還好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