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處理】風波中的兩代溝通

By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UCN) | 2019-10-09 | 社會科學 心理學

過去數月接觸的個案中,不少案主提及最近社運事件對兩代之間的影響,父母因着擔心子女的安危,與年輕子女產生衝突。年輕人對於父母的不明白和叨,感到無奈,失望和煩厭。面對喋喋不休的父母, 部份年輕人選擇逃避, 逃避的方式包括不見面、 不回應、不對話不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行蹤 ; 其實年輕人的心聲是不想父母擔心,不想因爭吵而使關係受損。面對年輕人的逃避,父母收不到任何孩子的回應及訊息時,內心只會更加焦急和焦慮, 然後出現更多叨和責罵,父母內心是多麼渴望子女能安全地回到自己身邊。可惜在焦慮與逃避的惡性循環中,造成彼此更多的隔膜和距離。

圖片來源: pixbay

父母只看見年輕人憤怒的行為,年輕人只看見父母的責罵和阻止,各自只看見對方情緒冰山露出的部分,郤看不見冰山下面的情緒狀態。其實憤怒是一種複雜的情緒狀態,憤怒背後的年輕人帶着傷害和痛苦無助和無力 ; 父母斥責背後是充滿焦慮和擔心,關心和愛。 憤怒通常是一種次生情緒它的出現是用來掩飾和保護背後個人面對情境時的本能性直接引起的脆弱情緒(一般稱為原始情緒)。父母若能看見年輕子女憤怒背後的傷痛和無助,認知和理解孩子所受的痛苦核心,內心那份憐憫,同理心和連繫便會從心裡發出,便不會沉不住氣的責備他們,而導致雙方以爭吵或是互不理睬收場 ; 年輕人若能看見父母叱喝背後那份憂心和關懷孩子也會被打動,  願意打開心房去表達情感而不再逃避。

圖片來源: pixbay

作為父母,我們要幫助子女適當地處理情緒,面對有情緒的年輕子女時,父母先需要調節自己內在的心理狀態由覺察自己情緒開始,明白那份按奈不住的衝動和叨,是因為愛子深切,甚至是那份無力保護子女的情懷驅使,而用了強勢或操控的方式去制止子女的行為,理解自己背後因焦急而產生的情緒,運用適當的紓緩方法減輕自己的焦慮,保持冷靜的頭腦,學習收起叨,要明白向子女呈現內在那份牽掛並不是輭弱而是愛的表現,目的不是去爭辯和教導,而是以耐性和接納的態度去陪伴和聆聽年輕人的想法和情緒,不要單看年輕人表面的行為,以温柔的心去了解和明白他們所受的核心痛楚,才能看見和發現他們真正的需要。

圖片來源: pixbay

在聆聽過程中,父母切記不要批判以真誠的態度,温柔的語調,運用同理心使年輕人把冰山下的感受和掙扎坦然無懼地呈現,幫助他們辨識和抒解自己的情緒。當年輕子女在家外經歷危險、恐懼、傷害時,讓他們知道有家可回、有愛等待、有傷可醫、有父母疼、有人關心和明白。家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一個情緒的出口,無論社會環境如何,家能帶來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和完整,未被滿足的心靈能夠再被愛去填滿,失去的自我價值感,因有父母的重視和明白而再被提升,人生因而產生盼望。

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輔導員 岑嘉華

老師簡介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UCN)

以協助市民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供專業、全面及收費相宜的醫療服務為宗旨,並定期舉辦題材多元化的健康講座和課程,藉以宣揚健康訊息達致「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的理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