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抗命 (Civil Disobedience ),又稱〔公民不服從〕或者〔政治不服從〕,你為了在憲政體制之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然有可能涉及到違法的行為,但是又出於〔社會良知和正義〕的公共利益的關注而逼不得已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基於對法律忠誠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馬丁路德金認為[任何違反法律但是因為良心告知法律是不公正的,爲了喚起社會對法律的不公正而在獄中接受懲罰的人,都是在表示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做出的〔公民抗命〕,這個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公民抗命所訴求的〔標的〕,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和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社會多數人的認同他們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如果大多數人都不認同他們的目的,這個運動就變成沒有〔喚起多數人認同〕意義了。
公民抗命,是反抗法律不公的方法之一,在好多非暴力抗議運動都有使用,包括:
1918年英國的[爭取婦女投票權運動]
英國部份地區婦女有投票權,但要在30歲以後先至可以投票,而且必須有一定財產資格或是大學選民。
1919年埃及的[埃及革命]
埃及人大規模遊行示威反對英國佔領,事件逐漸演變成暴亂。
1920年印度甘地的[不合作運動]
由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聖雄甘地發動和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對英國殖民統治。
不合作運動 Non-Cooperation Movement,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全國性的非暴力反抗運動,由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發起。甘地發動和領導在1920至1922年和1930至1934年全國範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1918年起英國對印度的統治轉得更加嚴厲,反英運動就隨之興起,要求獨立自治的呼聲越來越高漲。甘地呼籲用非暴力的不合作手段,抵制英國的統治。他要求印度人不交稅、不入公立學校、不到法庭、不入公職、不購買英貨,還有幾次絕食。
他們爲了展示抵制英國貨的決心,號召群眾焚燒由英國工廠做的衫褲和公開製鹽。甘地的和平消極抵抗的方法,近乎癱瘓英國殖民政府,迫英國政府不得不頒布新憲法,給印度人逐漸發展自治體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印度逐漸獲得自由,在英國的策劃和安排下,束成[印巴分治]。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從印度領域中先獨立,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獨立。印度的獨立又相當於英國不再是全球的霸主,印度人開始學懂爭取自己的權利。但是,在勝利之後,又發生內部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間的大仇殺。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民族狂熱者暗殺身亡,提倡非暴力的甘地自己反而在暴力中犧牲。之後更爆發過幾次[印巴戰爭]。
1942年印度的[印度獨立運動]
退出印度運動,是聖雄甘地發起印度急速獨立的一次行動,屬於公民抗命運動之一,目的是為了要英屬印度政府儘快走上談判印度脫離大英帝國。
1948年南非的[種族隔離鬥爭]
種族隔離,是南非國民黨執政時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將所有民族分為白人、有色人、印度人和黑人四個種族,各種族分別住在不同區域,為每個種族制定各自的權利和限制。
1952年埃及的[埃及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是埃及人為脫離英國統治,曾經多次發生反英示威遊行、罷工、罷市乃至武裝起義。
1954年美國的[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人民權運動,是美國黑人為爭取和白人同等地位而發起的群眾性鬥爭運動,乃然是由非暴力的抗議行動,這個全國性政治運動除了黑人外,亦有不少白人支持。
1955年美國的[蒙哥馬利公車杯葛事件]
蒙哥馬利公車杯葛事件,是美國黑人拒絕遵照種族規矩讓座給白人,這個公民抗命行動,引發了抵制蒙哥馬利公車事件,馬丁路德金亦有參與抵制,而開展了[民權運動]。
1989年東德的[萊比錫週一示威]
萊比錫週一事件,是反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一連串和平反政府遊行,示威首先在萊比錫開始,然後德累斯頓、哈雷、卡爾馬克思城、馬德堡、普勞恩、阿恩施塔特、羅斯托克、波茨坦和施威林等地的人民加入。
2011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
佔領華爾街活動目標是要持續佔領紐約市金融中心區的華爾街,以反抗大公司的貪婪不公和社會的不平等,反對大公司影響美國政治,和用金錢和公司對民主、全球經濟危機對法律和政治的負面影響。
2014年臺灣的[太陽花學運]
太陽花學運,是由臺灣的大學生和公民團體一齊發起的社會運動,這次運動由抗議學生主導,佔領臺北市立法院,還想嘗試佔領行政院。抗議運動的主要原因是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其他理由包括要求民主程序、反對自由貿易等。
2014年香港佔領街道的[雨傘運動]
雨傘運動,是一場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佔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和遊行,佔領區包括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和尖沙咀等。
公民抗命[公民不服從]梭羅
公民不服從,亦稱為消極抵抗、對公民政府的抵抗、論公民抗命、公民不服從論,是美國作家[亨利大為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在1849年發表的一篇隨筆,主張人民不應該允許政府統治他們的良心或令他萎縮,而且人民有義務避免默許這種事,防止政府將他們變成不正義的行動者。梭羅對奴隸制和墨西哥美國戰爭非常厭惡,而驅使他寫這篇文章。
很多參與公民抗命的人士認為,在公民抗命運動進行的時候,如果引起社會動盪,他的責任不在[不服從]的公民,而是在那些濫用權力和權威的人。
粵語〔廣東話〕文化,有非常悠久嘅歷史,係傳統嘅廣東三大文化之一。廣東大戲,對白同唱詞都包含咗唔少粵語口語嘅成分,粵謳、童謠、山歌,同埋木魚書等,都有好濃厚嘅嶺南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