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極權國家,喜歡怎麼樣的藝術?」說到極權政府,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想起德國的納粹黨 (Nazi Party)。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敗戰大傷元氣,於是民眾都渴求一個強大的政府,幫助國家再次強大起來。
(fig.1)
由希特勒引領的納粹黨,在此期間逐漸成型。充滿政治魅力、又善於遊說演講的希特勒,成功獲得德國民眾的支持。納粹黨終於在1933年得到全權掌控德國的能力,希特勒隨即將德國變為一個極權國家 (Totalitarian state),全力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
極權之下,能否擁有「藝術」?在此之前,不如我們先了解一下,在極權政權下的要求究竟是怎麼樣。
希特勒的領導政綱(Futhrerprinzip / Leader principle) 之下,嚴格規定所有德國民眾必須遵從他們的領導、消除個人意志、達到對「希特勒的意志便是民眾的意志」(the will of is the will of the masses) 的全然信任。其次,納粹黨表明堅決反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納粹主義不喜歡階級社會,而是追求民族社會(race-based society),追求血統上的「乾淨與純正」。由此,納粹主義衍生了 “Master Race”這個觀念,將非日耳曼族,尤其是猶太人等「其他血統的人」定性為次等(species of degeneracies),嘗試以「科學」的角度,合理化納粹黨隨後的種族清洗和屠殺行為。
基於以上,在希特勒執政的政權下,「藝術」當然難逃一劫。
其實大家可能知道,希特勒除了政治手段高超,他的繪畫天份也甚高。故此,納粹黨對於「國家的藝術」很重視,要求也非常嚴格。希特勒曾經對 「真·德國藝術」 下了清晰的要求和定義,以下摘錄:
(一)它必須源自人民的集體意識和表達到其身分認同;
(二)它必需是國家化,而不是國際化;
(三)它必需是便於人民理解的;
(四)它不可是一時的流行,必需要力爭成為永恆經典;
(五)它必需對社會正面,而不是帶批判性的;
(六)它必需令人振奮,代表著正面的、美麗的和健康。*
在這些要求之下,國用藝術有一連串的重點字 (catchwords),包括「靈魂、天才、悲劇、種族、家鄉、血液和土壤」(Blut-und-Boden/ Blood and Soil),希特勒亦大推Folk and pop culture (Volksgemeinschaft/ People’s community),當中包括童謠、民謠、本土藝術等等去鞏固民心。為了令定義更佳鮮明,當時還故意整了一個 “Degenerate Art Exhibition (1937)”,就是「差的畫作」大展覽,當中其實包括了許多今天你耳熟能詳的前衛畫家、德國表達主義畫家,因為他們的畫不夠具象,也涉及「外國勢力」,對納粹統治帶來威脅,所以一一抹黑。
當然,有藝術家被驅逐,也有藝術家得到重用得寵。希特勒當權之下有許多「御用」的藝術家,有音樂家Wagner,電影製作人Leni Riefenstahl,以及今天想說的人體雕塑家:Arno Breker。 Breker是希特勒最愛雕塑家,為多位納粹黨員及政要創作過銅像, 更被稱為「德國米高安傑羅」。對於一個追求種族純淨的政府而言,利用「人體」作為政治宣傳,去圖像化這個「日耳曼族就是最好的人種」這個意識形態,是最好不過了。
記者們在納粹黨倒台之後,有問Breker當時的作品究竟有沒有幫助納粹黨,或間接鼓吹種族主義之嫌,Breker一律反口,話作品與政治無關,只是他個人對於美感的追求。那好吧,現在等我們從他的藝術品的形式角度去分析一下。
(fig.2)
第一張圖是Breker作品 “Sword Carrier”(fig.2),創作於1938年。Breker的創作主題多以年輕的男性裸體為主,活靈活現地將希特勒藝術綱領中所說 “the good, the beautiful, and the healthy” 在日耳曼族這個Master Race的身體上呈現出來。看看這個雕像的身體比例,對比起一個傳統古希臘或羅馬(Greco-Roman)的古典人體雕塑,你大概會覺得這和頭身比例實在太理想化,或太誇張了。雖然說,這個雕像應用了古典雕塑的對立式平衡(contrapposto)站姿,即是將重心置於一隻腳上,但視覺上你仍然覺得Breker這個雕像的動作比較生硬、肌肉很繃緊、手勢向外擴張充滿強勢的張力。其中一個導致人物缺乏動感的原因,大家可以留意他的面部表情:就是沒有什麼表情,沒有什麼個人特徵。即是是裸體,這裡也絕對看不到什麼「性感」或惹來情感上對這個「完美身體」的傾慕感情,因為這個身體就是一個「日耳曼標準」的模特兒而已,他代表國家、代表種族,並不需要包含什麼個人情緒和性慾啊。
(fig.3)
日耳曼式的優越感,還能透過Breker雕像的 “Monumentality”,就是一種宏偉感覺,就如紀念碑一樣的方式去呈現。像Sword Carrier這類描述「武裝」男子的題材,我們可以稱之為 Muskelpanzer (muscular armature), 表達了法西斯主義裏的權利最高層次。我們可以看看第二張作品,叫做Readiness (fig.3),同樣的「持械男人形象」,這個雕像有三米高、處於一個拔劍蓄勢待發狀態。許多藝評家都明言,Breker的人體雕塑並沒有呈現到希臘雕塑那種人體和諧之美,反之給予觀者壓迫感。藝評家Rosenberg說出,Breker的monumental figure傳達著當期時的「武力和意志力」,不就是對應了納粹的意念:身體本身,就是國家保衛兵 (muscleman who are acting as guards)。Breker對人體的刻畫,稜角分明、黑白分明,代表權威與力量、承載著集體意志和守護國家的思想。
(fig.4)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當時其他畫家是怎樣刻畫士兵和身體。第三張圖是當時被納粹黨歸入「敗壞的作品」(degenerate art),畫名為War Cripples (fig.4) , 由德國畫家Otto Dix所繪畫。在Dix的筆下,一戰後傷殘士兵身體形狀奇形怪狀,有拿拐杖的、也有坐輪椅的,也有眼睛看不到的。試想像,假如當時人民看到戰爭的另外一面 —— 傷殘、扭曲、對社會的損害,那對社會士氣有多大影響!所以,希特勒在1937整左個 "Degenerate Art Exhibition",把這些藝術納入敗壞類別,好讓人民「易於辨認」!
很多希特勒重用過的藝術家,包括雕塑家Breker和電影人Riefenstahl,到後來都否認他們的藝術與散播極權主義有關係。但有很多人評論說,即使不看作品內容,單看Breker的作品是受誰委託、然後作品都放置在納粹一些主要的政治建築物內等這些客觀因素,真的很難講這些藝術和納粹思想分開看吧!
搬到今時今日,或許都會驚覺歷史真的換湯不換藥地重複上演著。當年的藝術家,萬萬也想不到自己「追求美感」或「追求名利」會換來如此之重的歷史責任 — 好多事情,不止是「打份工」而已。
*原文
1. It must be developed from the collective soul of the people, and express its identity;
2. It must be national, not international;
3. It must be comprehensible to the people;
4. It must not be a passing fad, but strive to be eternal;
5. It must be positive, not critical of society;
6. It must be elevating, and represen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and the healthy.”
摘自Mary-Margaret Goggin, “Decent” vs “Degenerate” Art: The National Socialist Case” in Art Journal 50, no.4 (1991): 84-92
*圖片來源
fig.1 - https://www.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s://www.history.com/.image/t_share/MTU3ODc5MDgxODY3ODgwMTU5/hitler-at-dortmund-rally.jpg&imgrefurl=https://www.history.com/topics/world-war-ii/adolf-hitler-1&docid=qTgFi8HP-OiUlM&tbnid=bfh7eR4EolOr1M:&vet=1&w=1200&h=794&source=sh/x/im
fig.2 https://www.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mages/4/32753.jpg&imgrefurl=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tem.php?item%3D32753&docid=GHjJImXPNVWAwM&tbnid=5MEys7eJpL3ERM:&vet=1&w=437&h=650&source=sh/x/im
fig.3. - https://www.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s://i.pinimg.com/originals/7f/88/7c/7f887ce052e561a154b67a262b343405.jpg&imgrefurl=https://www.pinterest.com/pin/826903181556326557/&docid=_w4DxVDFymxnYM&tbnid=l0wpmZeg7O_EmM:&vet=1&w=275&h=447&source=sh/x/im
fig.4. - https://www.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www.waggish.org/wp-content/uploads/2011/03/z1.jpg&imgrefurl=https://www.waggish.org/2011/otto-dixs-war-sketches/&docid=PK7oaK_1GQJjMM&tbnid=WcXmLpO-jLyh6M:&vet=1&w=1024&h=691&source=sh/x/im
作為本地九十後畫家,她的畫作圍繞香港城市景色,從第一身視角,刻畫個人與城市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