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冥想、正念、禪修分別是什麼東西?和宗教有關係嗎?

By 澍洞 - TreeholeHK | 2019-04-08 | 宗教及哲學

靜觀、冥想、正念、禪修好像是近年社會的大熱名詞,關心心靈健康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聽過它們。它們之間好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又不太一樣,而且說起它們總是有種神秘色彩。究竟靜觀、冥想、正念、禪修分別是什麼?必定和宗教、靈修有關係嗎?就讓本文為你一一解釋。

靜觀(Mindfulness)

靜觀和正念,英文都是 Mindfulness。在現代心理學的情景下,基本上兩字是通用的。根據 Google Trends 的數據,靜觀一詞很大機會在香港誕生。直至現今,Mindfulness 一詞在香港通常譯作「靜觀」,在其他華文的國家,如台灣、中國等,則較多譯作「正念」。但實質上都是同一個概念。

那靜觀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基本上就是全然活在當下,不嘗試壓抑任何思緒、念頭,並對腦海內的現象保持覺察的心理狀態(1)。對於任何感覺,不能開心、傷心都做個自在的觀察者。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靜觀是有效的減壓途徑(2)、亦有助培養快樂(3)專注(4)等心理狀態。故此,有不少心理治療都以靜觀為主軸(MBCT,MBSR 等)或以靜觀作為輔助(DBT 等),統稱第三波心理治療(Third Wave Psychotherapy)。

冥想(Meditation)

冥想所指什廣,基本上任何宗教或非宗教,以默靜、靜坐等手法作精神上的訓練以可稱之為冥想。比如說,基督徒也有自己的冥想訓練(Christian Meditation),不一定和靜觀或佛學有關係。但受心理學界認可,而澍洞在推廣是靜觀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意指在靜觀爲旨的冥想手法。

上文提到靜觀是一種心理狀態,而靜觀冥想就是以培養該心理狀態爲目標的練習。一般以靜觀爲基的課程,會有靜觀冥想的環節。靜觀冥想有很多種類,最常見的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在過程中會發現自己不時分心,注意到自己分心,而將注意力帶回呼吸之上,就是靜觀冥想的訓練。靜觀冥想可以有很多種類、型式,但共通點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某東西上,可以是聲音、身體的感覺、甚至是步行,故此登山都可以是冥想訓練的一種。經常修練靜觀冥想,自然能在生活中培養靜觀的特質,並享受上述靜觀帶來的好處。

正念(心理學界英譯:Mindfulness ; 傳統佛學英譯:Right Mindfulness)

上文提到,「靜觀」和「正念」兩詞通常可以互用,那又為何分開獨立一段寫正念呢?這便要從正念的歷史開始談起了,「正念」一詞, 源於佛學中的「八正道」(5),意指八種修行以達致「涅槃」,即脫世間一切苦的境界,分別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而正念是其中一種,「正念」一詞在佛學下的應用和心理學界的着眼點有所不同:它不是一套獨立的減壓方法,而必須配合其他七正道以致悟道。現代心理學界中的「靜觀」或「正念」雖然受佛學中的「正念」所啟發,但因為旨趣不同所以修行手法上也大相逕庭。

上文說過,台灣等國多運用「正念」一詞,但「正念」不一定有佛學意涵,至於是指那一種「正念」便要視乎情況而言了。

禪修(Bhavana)

禪修泛指在佛學下對心靈的修練和培養(6),冥想、靜坐是其中一部份,但絕不是全部。和現代靜觀不同,修禪的主要目的不是爲快樂、減壓,而是爲直悟無我、因緣和合等佛教教義,和修八正道一樣,修禪以達致涅槃爲目的。修禪的內容除了打坐,一般還有禮佛、念誦、學佛(7)等內容,所以一般由有佛教背景的機構指導。

「禪修」一詞基本上有佛教意涵。誠然,靜觀冥想和佛教禪修中的某些部份極爲相似,比如說專注呼吸的感覺。當然不免有些爭議,但說靜觀冥想是禪修的一部份也不無道理。但這是否代表靜觀冥想必然有佛教成份?又不一定,畢竟靜觀冥想單純指對當下覺察力的訓練,這點相信並不屬於任何宗教。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17/oct/22/mindfulness-jon-kabat-zinn-depression-trump-grenfell

(2)請參考Hofmann, Stefan G; Sawyer, Alice T; Witt, Ashley A; Oh, Diana (2010).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8 (2): 169–83. 。

(3)不同研究可以參看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health/?term=mindfulness。關於冥想對健康的幫助,可以參考Tomlinson ER; et al. (2018). 「Dispositional mindfulnes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Mindfulness. 9 (1): 23–43和Keng, Shian-Ling; Smoski, Moria J; Robins, Clive J (2011). 「Effects of mindfulness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A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1 (6): 1041–56. 兩篇文章。

(4)Valentine, E. R., & Sweet, P. L. (1999). Meditation and atten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ve an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 sustained attention. Mental Health, Religion & Culture, 2(1), 59-70.

(5)http://www.zen.org.tw/web/buddha01.php

(6)http://bemindful.weebly.com/203152594531146204623177720171.html

(7)https://www.subong.org.hk/zh-hant/content/定期禪修

老師簡介

澍洞 - TreeholeHK

心理學推廣團體。主要透過正念冥想、心理科普等,讓人認識自己、強健心性。

分享